心念-起心動念。
造  -製造。
因果-因是種因,果是結果,由此因而得此果。

 

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果。

 

孟子曰: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 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 也,求在外者

        也。

 

六祖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書經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

 

詩經云: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

 

<轉>:

如何關注心念免受果報
  (一)逆境轉念
  (二)格除心物 
        貪,嗔,痴,愛四心物

 

大學: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

 

大學: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

 

大學:
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