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尊者 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衪是被稱頌為「智慧第一」的大阿羅漢。每當佛陀講解佛法時,舍利弗尊者通常都侍奉在佛陀的身邊。舍利弗尊者比佛陀較為年長,並先於佛陀進入涅槃。

 

1.誕生的前後
(1)舍利弗誕生在婆羅門族中的一個家庭,父親名優婆提舍,是婆羅門教中很有名的論師。母親叫舍利,所以舍利弗是用父母的名字合起來,作為他的名字,而「弗」就是「子」的意思,所以叫「舍利弗」。

 

(2)舍利弗尊者在声闻乘里边,是最有智慧的;他这个智慧,没有人及得上的。因为他在他母亲肚里边的时候,就帮着他母亲来和人辩论,而且一辩就胜了;他母亲和谁辩论呢?原來和她的哥哥辩论 - 即是舍利弗的舅舅,摩诃拘希罗(拘希罗)。

 

(3)拘希罗和佛陀辯論。 拘希罗说:“我以这个‘不受為宗’為我的立論;即是:你无论说什么,我也不受。我就是不會接受你所说的道理。
佛陀说:“好!你以‘不受為宗’為你的立論,那么你还受不受你‘以不受為宗’的这个立論呢?” 佛陀这么一问,把拘希罗问得啞口無言。

 

(4)佛陀说:你输了,你就不要走了,可以留在這裡剃头出家作和尚就得啦!把頭剃了就等于斩頭好了。” 拘希罗感到自己太缺少智慧了,而佛陀的智慧極為廣大。于是,拘希罗就心悅誠服地,亦跟随佛出家修道,成為佛陀的弟子。

 

2.真正的老師:
(1)舍利弗從小聰明不同凡響,八歲時,即能通曉一切書籍。有一次,八歲的舍利弗有一個機會走上論師台上,與一班大臣論師及其子弟辯論。舍利弗言詞清晰,義理周詳,折服了所有在座的論師。於是,舍利弗受到大家的讚嘆。國王對他很欣賞,並給他很多的賞賜。

 

(2)舍利弗尊者二十歲時拜一位外道為師,與同學目键連為好友。但經過一個時期學習,舍利弗對這位外道的學問不滿足,同時這位外道老師也不能解決他們根本的疑惑。

 

(3)阿說示比丘:「我的師父是得道的比丘,釋迦牟尼。衪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的人生道理」。舍利弗聽了後即時心開意解和非常歡喜,於是回去告訴他的好朋友目犍連。二人都認為佛陀就是在這世間的最高智者。

 

3.監督祇園的工程:
(1)舍利弗尊者皈依佛陀以後,僧團的力量漸漸強大起來。佛陀很信任舍利弗尊者,第一次奉佛陀的慈命到北方弘法,並監督祇園精舍的建造工程,就是舍利弗尊者。

 

(2)原來,竹林精舍是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國,佛陀成道最初的二年,在印度的北方,還沒有一個說法的根據地,因緣際遇,北方憍薩彌羅國舍衛城中的須達長者,因到南方訪親,有緣面見佛陀。於是他自願皈依,並發心要在北方建立精舍給佛陀說法利生。

 

(3)須達長者在舍衛城中用黃金鋪地買下祇陀太子的花園,作為精舍建築用地,並要求佛陀派一個設計和督導工程的人。佛陀知道北方因為自己還沒有去過,不用說,那全是外道的天下,到北方去,不但要督導精舍的工程,更要能降伏外道的徒眾。

 

(4)須達長者是已接受佛法宏恩的人,無論如何,他是不會聽信外道的話,因此外道就想和佛陀的弟子舍利弗辯論,他們想辯倒佛陀的弟子。以便讓須達長者醒悟過來,須達長者聽到這個消息大驚,他心想,一個舍利弗怎麼能辯得過那麼多的外道呢?

 

(5)須達長者很憂愁的把外道的意思告訴舍利弗,舍利弗反而開心,他覺得這正是一個給他代佛陀宣揚教法的最好的機會。在約定了開辯論大會的時間、地點,外道推舉出數十名資深主辯的論師,佛教方面就只有舍利弗尊者一人。

 

(6)雖然佛教教團只有舍利弗尊者一人,但在力量上,一個舍利弗尊者也許抵上千萬個外道論師。

 

(7)舍利弗是佛陀弟子中非常優秀的一位,他本來就出身在婆羅門教的家庭,祖父、父親都是婆羅門中有名的論師,都是全印一流的學者,舍利弗尊者受這樣良好的血統遺傳和家庭背景,除精通一切外道典籍,現在又是皈依佛陀證得大阿羅漢聖果的人。

 

(8)舍利弗是勝利的一方,有些外道也是能接受真理的人,他們都願由舍利弗尊者介紹,皈依佛陀。佛陀當時還在南方,佛光就先庇蔭和照耀到北方。
須達長者這時才感受到佛法的偉大,他很佩服舍利弗尊者,更感激佛陀的威德。

 

4.尊者神通不落第二
(1)在佛的弟子中,舍利弗尊者不但是智慧第一,而且他的神通也非常之大。
有一次佛陀说法的時偈,舍利弗尊者剛好入定了。佛陀的弟子用盡方法也未能將舍利弗尊者叫出定。于是目犍连就用尽他所有的神通,想把这舍利弗托起来;可是不单托不起来舍利弗,连舍利弗的衣服的角,也不能动分毫。

 

(2)你说这舍利弗的神通有多大!本来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但是他和舍利弗两个人斗法,時常都是不能分出高下!由这一点证明,舍利弗尊者不单智慧第一,神通也不落第二。

 

5. 接受得救之道
(1)心經中的「舍利子」原來就是聲舍利弗尊者。點解呢?原來舍利子在佛弟子中智慧最高,而《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浓缩本,主要讲般若,目的是啟发眾生的妙智慧。

 

(2)但是佛陀又怕小根小機的信衆不能信受這些大乘佛法,指出的一条易行而光明的大道。最後決定以舍利弗為當機眾,意思是让舍利子出面与佛对话,這才能与《心經》的主旨“智慧空性”的义旨發揮和相應。

 

(3)【四眾】 佛說法時聽法者一般都有四眾弟子,即是:一、發起眾、二、當機眾、三、影響眾、四、結緣眾。當機眾的意思是,佛所說的法,與在塲個別聽法的弟子,他們對相關佛法的根機很契合,能夠一聞即悟。所以選為當機眾。

 

6.請求先涅槃
(1)有一日,佛陀說法之後,告訴大家三個月後,佛陀自己要進入涅槃。聽到了這個驚人的消息後,大家的悲哀,無法用言詞來表達。舍利弗尊者想:「過去諸佛的上首弟子,都是在佛陀入滅以前,自己先進入涅槃,我是佛陀的上首弟子,也應先佛陀進入涅槃。」

 

(2)舍利弗這麼想後,走到佛陀的座前,跪下來說道:
   「佛陀!我現在想要進入涅槃,請求佛陀允許。」
佛陀:「我也不阻止你,你可以依你的意思去做,不過,你是我的上首弟子,等一會兒你走的時候,給大家留下一些教誨。」

 

(3)我承受佛陀的甘露法水,已經能解脫五蘊的束縛,再不受塵世的苦惱。現在是弟子我和佛陀最後的告別,佛陀!請接受我的頂禮。」
舍利弗跟著五體投地拜下去,氣氛非常沈默和嚴肅。

 

(4)佛陀點點頭,向舍利弗道:「舍利弗!我所講的法你都已經全部了解,我今為你授記,將來你當成佛,名號華光如來,之後再降世人間,教化眾生,完成最高的佛果。」

 

7.最後的贈言
(1)佛陀跟著指示弟子送別舍利弗。舍利弗尊者對送別的諸比丘給與最後的叮囑,其中幾句摘要如下:

要一心修道,脫離苦海,走向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那裏是一個解脫、安樂的地方。你們要念佛、念法、念僧,你們所求的必定如你們的願望。

 

(2)希望你們知道,值遇佛陀住世是千載難逢,萬劫難遇的機緣,你們要好好依照佛陀的道理學道修道,法海中的寶貝雖多,不探求也不能得。
我沒有什麼可執著的,今日向你們告別,就要進入寂靜的涅槃世界了,我願 跟隨佛陀之後,永遠不生不死的長存於宇宙間。」

 

8.結語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因為舍利弗尊者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佛陀常讓舍利弗替他說法。佛陀常稱讚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和是「眾生的生母」。僧團碰到些棘手的問題,都由舍利弗尊者來解決。

 

華嚴經云: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迷時師渡 悟了自渡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