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遭變故之起而不驚,當非常之謗而不辯,可以任大事

 

待橫逆之來,聖凡不免,而所以待橫逆之道,則有聞矣。

出乎爾,反乎爾,此凡庸之所以待橫逆也。

 

惡聲至,必反之,此俠客之所以待橫逆也。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此君子之所以待橫逆也。

禽獸何難?此孟子之所以待橫逆也。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此孔子之待橫逆也。

吾人苟有志於學聖賢,則凡待橫逆之道,其於數者之間,可不知所以自處乎?

此為待橫逆之理也。

 

《佛光菜根譚》:「君子能用忍耐的力量處眾,擔當的力量負責,親和的力量待人,禪定的力量安心。」

 

「是非以不辯為明」,不辯才能止謗,如果辯解,反而「愈描愈黑」

 

《孟子•梁惠王下》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孟子說他「不膚撓,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剌萬乘之君,若剌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

 

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
,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
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 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

 

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萬草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良將。」

 

有云:當鍛鍊時分勁挺,

      到磨礱處發光輝。

      逆境進德順境誤人

 

活佛老師:逆境顛沛考道心,
          順流筏舟易沉淪;
          蓮花出泥而不染,
          勁節尊貴萬年存。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