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路篇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 (思),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士- 讀聖賢書的人
切切偲偲- 切切,懇切也,偲偲,互相切磋,互相促督。
怡怡- 和悅也
 
朋友切切偲偲
周易卷一: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方- 品類
 
卷三十八 孫卿子: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
靡- 同摩,接觸之意
 
卷三十六 尸子:今人皆知礪其劍,而弗知礪其身。夫學,身之礪砥也。礪砥-磨練意志,互相勉勵
 
卷四十五  昌言:人之交士也,仁愛篤恕、謙遜敬讓,忠誠發乎內,信效著乎外,流言無所受,愛憎無所偏,幽閑攻人之短,會友述人之長。有負我者,我又加厚焉;
閑- 防止,限制
 
卷四十五  昌言: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患難必相及,行潛德而不有,立潛功而不名。孜孜為此,以沒其身,惡有與此人交而憎之者也?
潛- 暗中
 
兄弟怡怡
千字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孔- 很,十分  
懷- 關愛
 
弟子規: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詩云:
兄弟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做樣看。
 
兄道有四:寬容 仁愛 體恤 涵養
弟道有四:恭敬 順安 循事而勵  有屈不慍
 
中庸之呂祖自序
不偏之謂中者,即無過與不及。執其兩端,用其中也;不易之謂庸者,即一定而不可移,日常應用之定理也。定理者何?乃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婦和順、兄友弟恭、交友以信而已,此不易日常應用之真道,復何難哉!曰:言則易而行則難矣!
 
聖人無大過人者,不過擇乎中庸,朝斯夕斯,念茲在茲,力行不怠,此所以為聖人也。明知中庸之道為無上大法,言則有餘,而行則不篤,此所以為凡夫也。聖、凡之殊即在此點,我因有見於此,極表反對空談而弗行者,所以欲挽此浩劫,扶此狂瀾,別無奇方以營時急,惟有淺言解註中庸作根本解決,以期人人信守奉行,人心化轉,則天心效順矣。所以希聖希賢者,己心也;隨波逐浪趨於下流者,己心也;弭(美)浩劫於無形者,己心也;釀劫於彌漫者,己心也;心之主權大矣哉,惟望億兆同胞,深識吾言而實踐之,則吾所註淺言中庸,庶幾於社會人心有所補益云爾。
庶幾- 也許可以
 
中庸之我見(呂祖註釋)
中不偏,庸不易;子程子言之詳矣!
中者大中至性,不易謂其常而不變也。然不易至性,默藏我身,人人有而不知其有,乃以血心主身而陷性於萬劫矣。斯時也,如能覺察血心之非,幡然覺悟,恪奉格致之道,
幡- 忽然 恪(音確)-敬慎  
格- 除去(貪瞋癡愛)之四心物   
致- 達致良知顯明
 
矢志作去,則不易之真性復明,而我一身有良主矣。如是,則可代天地以化育,與天地共參贊也。故聖人立教,以日用倫常為立身之本,格致之道為見性之基,是以中庸大道,不尚矜奇,本係平庸。抱我大中至正之真性,發乎至誠,
 
將忠孝節義無過、無不及,完全作到,則人道全備,人道全備,而天道有階可升矣。所以欲修天道者,必由人道為始,人道、天道一也,世人豈可誤解乎。或問曰:一而已矣,何有天人之別?吾曰:在力行中庸之道時為人道,全乎中庸之道,則即為天道矣。
 
恪奉格致之道,矢志作去,則不易之真性復明,而我一身有良主矣。然兄弟,朋友之道則無缺之。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