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做事、做每一件事、過去事、現在事 、未來事。

求己:要求自己。

深:  深切、深入、深思。

反觀:觀照,用心靈去對比事事:做事、做每一件事、過去事、現在事

      、未來事。

 

宋邵雍《觀物內篇》:

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

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

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

 

老師講:

當你無法跨越,無法自拔的時候,最後尚可一心專注,毫無雜念的求上天幫助。

希望開智慧的時候就求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有苦難的時候就求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佛教有一個修行的法門,名為“觀照”

“觀照”什麼呢?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什麼是五蘊

1)色:

2)受:

3)想:

4)行:

5)識

夫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則識於心而不忘,心而不忘就產生一切苦。

 

大廈千間,夜臥八尺,

良田千頃,日食三餐。

東西方聖人都講:上天給我們一個最低的標準。

 

六祖慈悲: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出名的作家南懷謹說:

把『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為五千字的是金剛經,再把五千字的『金剛經』濃縮為二百多字的是『心經』,再把心經濃縮為一句,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再把『照見五蘊皆空』,濃縮為一個字『照』! 

 

那麼修道人,要如何去事事求己深反觀呢

(一)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二)認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成湯王:「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三)懺悔

      佛家說:「惡業不能以善業相抵,唯有懺悔才能淨除惡業。」

      華嚴經: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慈諭:各人深刻細察,認真的檢討各人身心,多多反省對照一下,

            要找出具體事實的對象來,

      (一)對道:

      (二)對母:

      (三)對仙佛:

      (四)對願:

      (五)對己:

      (六)對人:

      (七)對財物:

      (八)對事:

            慈諭:千萬別說囫圇話,講攏統事,須真實徹底的,趕快懺

                  悔淨清,以慰母心,尤其懺悔後,更要各人現有的職

                  責,訂出具體改善的方向步驟來,拿我們實際的行動

                  事情,作表現為要。

(四)改過:

      (第一)要發起羞愧心: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

                      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第二)要發起戒慎恐懼心: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勿謂暗室可欺。屋漏可愧。

              一動一靜。神明鑒察。

              十目十手。理所必至。

              況報應昭彰。不爽毫髮。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十方: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

 

              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你,十隻手指著你,

                        這難道還不令人畏懼嗎?

     (第三)要發起勇猛心: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
             大者如毒蛇囓指。速與斬除。

             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詩云:

事事求己深反觀,事事定能圓滿齊;

性地無染真純淨,定現蓮花於心底。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