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 - 貪嗔癡慢疑  

心藥 - 學道修行 心正,正知、正見、正思惟!

 

世尊用恆河沙數佛世界比喻人的心念有這麼多: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狂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愩高心、惡毒心、邪迷心、驕慢心、有私心……。眾生逐於人心,沒其道心,故曰皆為非心。過去、現在、未來種種心,皆妄心也。

 

事障(煩惱障)理障(所知障)

煩惱障礙了我們的德相,所知障礙了我們的智慧,這兩種障礙深廣無盡。

 

詩云:

自身有病自心知  身病還須心藥醫

心若正時身亦淨  心生還是病生時 

 

治心病的重要:

行為言之表,言為心之聲。

 

治心病的重要:五毒 貪瞋痴慢疑

第一種心病

- 指貪心、貪婪、貪圖富貴及貪生怕死等

消除貪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放下,有所捨去,轉化心念。

          真正的放手,不是放下別人,而是放下自己,

 

人心之煩,煩在計較,

人心之苦,苦在執著,

人心之難,難在放下!

當你真正決定放下時,你不會失去什麼,唯一會失去的就是自己以前放不下的煩惱!

真正的捨得失,不是能捨就能得,而是以捨為得! 

 

第二種心病

 - 指:貪不到、求不得、丟不掉、擺不脫,便生瞋

         可別小看了這股力量,可是有意想不到的殺傷力

 

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慈悲心、忍辱觀,與學會原諒。當你不恨對方,哪裡會有痛苦呢?千萬不要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不妨將這些折磨與障礙,視為磨練自己、提升自己、開啟智慧的最好原動力

 

我們都是紅塵中的過客,人生赤條條的來,百年又能帶走什麼呢?所以沒必要凡事都要斤斤計較!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第三種心病

- 指:不明因果,不識因緣。為求私心的滿足,希望不合理的事情成為事實,就是違背因果。

消除癡念:要令愚癡者獲得大智慧,應修因緣觀。世間一切事物,皆從內因外緣而生。

真正的慈,不是憐憫,而是平等和尊重!

心有慈悲,沒有看不起的人,心有一智慧,沒有看不慣的事!

 

第四種心病

。指:驕慢,自覺了不起

消除慢念:過於自負的人,更應學會謙虛與省吾之道。面對稱揚讚嘆時,應思索自己若有一點點成就的話,要感恩!

 

如何醫心 ?

《心藥方》唐代高僧無際大師:

此方絕妙合天機  不用廬師扁鵲醫 

普勸善男並信女  急須對治莫狐疑

 

十付妙藥: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於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密為丸、如菩提子大細,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癒。

 

切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中箭、肚中毒、笑裡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

做人要坦誠、老實,而不是虛偽、表面。喜不形於色,怒時能假笑,人前裝和氣,背後暗箭傷,這一種人是口蜜腹劍,口是心非,此為修道之禁忌。況此方不誤主顧,不費藥金,不勞煮者。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三點如星樣,彎鈎似月斜,

披毛從此出,成佛也由它。

 

楞嚴經:

燈能顯色,如是見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治心修心

師尊慈悲:

修者,修理也,把不好的去掉,把好的保存起來。

將污穢心換清淨心  將我相心換公正心

將虚榮心換道德心  將人相心換和平心

將迷糊心換不苟心  將懈怠心換精進心

將虚偽心換誠實心  將散亂心換襌定心

將愚痴心換智慧心  將驕傲心換謙恭心

 

修心首在寡慾  嗜慾越深,離道越遠。心陷慾中,如車陷泥淖,難以自拔,愈用力,陷愈深,如同越滿足嗜欲,慾望將愈來越大,永無止盡。可見修心首在寡慾。

 

祖師慈悲治心之道

人之心胸:多慾則窄;寡慾則寬。

人之心境:多慾則忙;寡慾則閒。

人之心術:多慾則險;寡慾則平。

人之心事:多慾則憂;寡慾則樂。

人之心氣:多慾則餒;寡慾則剛。

 

師母慈悲:

唯有不貪不妄,才能保得清靜本體

 

南海古佛慈悲:

癡心難超三界,意妄必墮深淵。

 

教化菩薩慈悲:

需要是應為之事,想要是私慾之心,私慾之心好像深井一樣難以填滿,讓自己的心態轉個彎,莫讓不必要的事物干擾己心。

心無欲則剛,心無邪則正,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心態的調整是當下的,極為重要,心清轉流輪,心迷流輪轉,心若不健全,凡事生疑生妄,事事不如己意,日日惶恐不安。

 

小人則以身殉利,

聖人則以身殉天下!

 

地藏王菩薩宏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