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 - 謙恭, 謙下, 謙讓, 謙遜

虛 - 虛心, 不自滿, 不愩高自大

有禮 - 有禮貌,禮德

 

謙虛有禮的好處 :

(一) 廣結善緣

(二) 禮德流露

(三) 得眾教益

 

謙虛有禮的好處 :

(一) 廣結善緣

     易經: 勞謙君子, 萬民服也

 

     師尊:

     面中無嗔是供養  口中無嗔吐妙香

     心上無嗔無價寶  不斷不滅是真常

 

     詩云:

     你我相識即有緣, 面帶笑容結人緣

     布施歡喜種善緣, 你對我錯相惜緣

     損我逆我消孽緣, 生老病死了塵緣

     果報好壞皆因緣, 慈悲喜捨修佛緣

 

(二) 禮德流露

     孟子曰: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中庸:誠於中, 形於外

     大學:誠其意者,無自欺也.

 

     六祖: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無比

 

     六祖: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活佛師尊:

     謙虛低下心,恭謹慎其行

     禮多人不怪,敬人人敬深

 

     六祖:

     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三) 得眾教益

     易經:滿招損  謙受益

 

     道德經: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

     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

     之爭。

 

     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語云:

     謙遜可得人之教,恭敬可得人之敬,

     和睦可得人之親,和藹可得人之服。

 

     詩云:

     修行樂道要低心 愩高我慢非修行

     提高人格品德立 謙謙君子禮下人

 

     孔子: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怎樣實踐謙虛有禮

(一) 不恥下問

(二) 平等待人

(三) 力行謙德

 

怎樣實踐謙虛有禮

(一) 不恥下問

     -孔子入大廟 每事問

 

     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二) 平等待人

     蘇東坡:坐 請坐 請上坐;

             茶 敬茶 敬香茶。

 

     太上感應篇:

     見人體相不具而笑之             

     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

 

     詩云: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塞北一天一地一聖人

 

     王爾烈:

     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吾鄉,

     吾鄉文章數吾弟,吾為吾弟改文章。

 

     王爾烈:

     立身行道,進寸退尺,孝悌忠信,知易行難,學而不習可乎?

     此所以學而時習而必習之,以全立身之道也。

     治國愛民,苦無良策,國計民生,舉步維艱,學而不習可乎?

     此所以學而時習而必習之,以全立功之道也。

     修性了命,尚無著落,鉤玄探微,無從著手,學而不習可乎?

     此所以學而時習而必習之,以全立極之道也。

 

     師尊慈悲:

     有恃無恐驕逸輩  愩高矜滿必敗亡

     周公所以傳美譽  全憑謙虛重禮讓

     心低謙卑人則敬  退後便是向前揚

     瀰天大罪悔可赦  蓋世才華驕必傷

 

(三) 力行謙德

     不矜不伐、謙虛謹慎、功成不居

     切忌好為人師、驕傲自滿、居功自傲

 

     易曰:

     天道虧盈而益謙 地道變盈而流謙

     鬼神害盈而福謙 人道惡盈而好謙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