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待人處事-

待人處事要合理,合德!合情!合禮!

做人之道 做人做事可方可圓,方是以不變應萬變,圓是以萬變應不變,方是做人的脊梁,圓是處世的錦囊,對自己要方,待人要圓,對內要方,對外要圓,在方中做人,在圓中歸真,世上難事千千萬,最難還是做人難!

 

黃帝陰符經: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洞透天道,執而行之,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上天賦予我們本自具足的德能

五常德,仁義禮知信

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孟子曰: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良能就是我的自性與佛性!天心和良心

 

孔子與他的學生們在一起談論待人之道。

子路說:別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別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

孔子評價道:這是沒有道德禮義的夷狄之間的做法。

 

子貢說:別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別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導他向善。

孔子評價道:這是朋友之間應該有的做法。

 

顏子說:

別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別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並引導他向善。

孔子評價道:這是親人之間應該有的做法。如果能夠把它擴開去,以誠心對待天下人才是真正的與人為善啊。

 

以道待人處事的好處

(一) 得人敬重 

     為人處世,首重道德,有道德者,品德清高,人人敬之。

     修道者更為重要,若不重視道德,則不得入道門也。

 

     黃帝內經:

     道者聖人行之,愚人佩之。

     追求大道的聖人身體力行,而愚者只會天天掛在嘴邊。道不是說

     出來的、講出來的、論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行出來的、修出

     來的、活出來的。

 

     老師慈悲:

     道本無言,非言不顯,

     言有不達,道無以明!

 

     老師慈悲:

     修道必須要行道,成道必須要行道。學道不踐行,永遠修不成。

     行道就是按照大道之理去做人做事,用大道之理去修正自己不合

     道的言行,用大道之理去破解人生中的各種困惑,重新喚回自身

     的天性和道性,真正把大道之理變成我們的生存智慧,變成我們

     的生活理念,變成我們的生命能量!

 

     老師慈悲:

     別人對你不好,那很正常,因為別人無對你好的義務,你不必放

     在心裡,你怎樣待人,並不代表別人就得怎樣待你,因為別人有

     別人的價值觀,你不能強人所難,懂得珍惜的人,選擇忍讓懂得

     惜福的人,選擇滿足,懂得憐憫的人,選擇原諒。

 

(二) 上天護佑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帝君曰。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身

     於天地之間。若不盡忠孝節義等事。身雖在世。其心已死。是謂

     偷生。

     所謂盡人道而達天道!

     什麼叫人道?就是做人的道理。應對進退要有禮貌,人與人相處間

     ,對人要恭恭敬敬、和和藹藹、快快樂樂自然人道好,人道好必可

     達天道。

 

     人生沒有最好的決定,只有在決定之後做最好!

     在辦事之中成長自己

     在任事之中琢磨自己

     在處事之中圓融自己

     在博事之中提升自己

 

     詩云:

     時至末運道好修  不須遠俗住林幽

     但將倫德行無愧  便可歸根脫苦流

 

     離不開仁孝二字!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三) 道成天上,名留人間

     活佛師尊慈語:

     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徒兒啊!你們應該如何去創造你們的生命呢

     ?生命本來就有,為何還要創造?就是因為生命有限,而你的使命

     重大,所以你必須去創造。為師以往也講過:以短暫中創永恆,在

     平淡中有驚奇。

 

     明白不明白這創造自己生命的箇中意義呢?徒兒們要儘量放下名利

     ,但並不是叫你們都不要做事來佛堂,而是堅守自己本位,不要多

     貪求、多拿取。名利完全是一場空,不要太執著。人往往一出了名

     ,就受名的牽絆,怕破壞自己形象,常常為名所困,為名所害,又

     把名利看得緊緊的。為名利盡失和,你爭我奪,就像呆頭鵝。要想

     學道啊,就要先破這些,才能夠契機,否則,爭這個名,爭這個雄

     姿,到最後呢,也不過是孤魂野鬼一個。徒兒若要求名,也當求萬

     世的名;要求利,也當濟天下的利。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如何以道待人處事 

人不能離開社會獨立生存,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著「緣」 來維持,因此,人必須懂得結緣。結緣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用財物結緣,用言語結緣,用力量結緣,用智慧結緣……,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以表情結緣,還要有一顆隨喜的心。

 

有一種人在大家歡喜同樂的時候,總是在一旁冷眼觀看,不喜不笑,這種人連些微快樂都吝於佈施,那裡還算是人呢?身為團體中的一份子,不但應該隨眾隨喜,還必須廣結善緣,與大家攜手共創一個和樂的社會。

 

如何以道待人處事

(一) 隨喜結緣 與人為善

 

(二) 慈悲應世

     孟子:人皆有惻隱之心。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不愧為萬物之靈。

 

     濟公老師:

     慈—能與眾生諸樂。

     悲—能拔眾生諸苦。

     喜—能結攝善緣。

     捨—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三) 懺悔改過 聞過能改

     人之異於禽獸者,在於人類知道反省澳過,懂得求取進步。古德有

     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我們還沒有

     到達佛陀那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地,必定會有缺點過失,

     所以當我們聽到別人的指正時,應該歡喜接受,但是有一種人不但

     不知道回頭轉身,甚至推諉塞責,遷怒別人,這種人不求進步,不

     算是個人。浪子回頭,萬金不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有聞過

     則喜,改往修來的人,才算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就是要做好自己

     本份!

 

     把反省自己當成每日的功課,因為人不是完美的,會說錯話也會做

     錯事!將心比心,是相處的道理,有時候互換角色,多想想對方的

     感受,要對方如何對待你,你也要如何對待對方!

 

     修道人二六時中要自我反省,也就是迴光反照的功夫。而懺悔與感

     恩是對自己負責的行為,是行道的不二法門。人的一言一行,只要

     心中有道,即不犯言行的過失,讓自性真我能光明圓善,處世不必

     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恩,無怨便是德,讓自己錯誤的行

     為慢慢縮減而產生「道心」。

 

     讓我們用圓滿的心達到量廣,用平等的心達到心口如一的境界,也

     就是「是道則進,非道則退。讓我們以「責人之心責己,恕人之心

     恕人」。如此對待他人能夠寬宏大量,海闊天空,進而達到量廣的

     境界。

 

(四) 知恩感恩報恩

     天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

     ,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

     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濾,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

     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

     善,冀世界為大同。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