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呂祖慈悲:學者,三綱五常之學也。博者,能依照三綱五常之人

          倫大道真理而力行,立己立人,達己達人。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道德經-老子慈悲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審問的意思,是指切實考察。

 

孔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呂祖慈悲
人道者,盡我性中的五常德,仁義禮智信而行。天道者,人道之造極也。

慎思之-意思即是謹慎思想,明白清楚了解。
明辨之-就是要我們明瞭清楚的作出判別。
篤行之-指實實在在的去實行。

 

呂祖慈悲:此五者乃是修性之階梯也。

 

(課文)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學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學,若果學,學不會不罷休。

 

(課文)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

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饘粥;郭內

            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

            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

 

子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

        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丘誦

        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

 

郭外-城牆
饘粥-稀飯
絲麻-絲綢--蠶絲,蛛絲。
  麻–桑樹科,很結實,用來做袋子繩子等。

 

道德經-太上道祖慈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師尊慈悲:道在日常中,離開生活無道可行。

 

(課文)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果 – 代表一定
愚 – 氣慾愚暗
明 – 指擇善之功(行善積德)
柔 – 無真知,不明道
強 – 固執之效(擇善固執的成果)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處。

        人人都有這個善性

 

三綱領
1.君綱元神也,天君泰然,百體從之,故神為君。
2.父綱元炁也,先天一炁,人生之祖,故稱為父。
3.夫綱元精也,離女必配以坎男,故精為夫,再配五常。

 

(課文)
自誠明,謂之性;

誠者天之道也,誠則明者乃自性圓之明也,人人身中具有五常之美德,乃發乎道,稱為性。

 

太上道祖慈悲:(道德經)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

              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課文)
自明誠,謂之教。

明則誠者乃受聖人敎也。

 

(課文)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則明之明,指自性圓明之明。
明則誠之明,乃明心之明。

 

 

(課文)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盡乃達到極點,至極
贊–助也。

 

(課文)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參 – 齊也。

 

中國五種傳統倫理
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兄弟有愛,朋友有信。

 

(課文)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其次–指聖人通賢人
  致–推致
  曲–一偏曲能有誠,偏個誠字

 

孔子曰:德合於天地,變通無方,窮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

        ,此聖人也

 

(課文)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現)乎蓍(思)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神–指通達宇宙自然真相者。
前知–先機,所見,遠知諸物,近取諸身。

 

禎祥的意思 – 吉瑞之兆現
禎:吉;祥:瑞

(一) 景星出於翼
(二) 鳳凰止於庭
(三) 曆草生於階
(四) 神龍見於沼
(五) 箑脯生於廚

(六) 芻化為禾苗
(七) 烏化為白
(八) 禽變五色
(九) 神木生蓮
(十) 甘露潤澤,醴泉出山

 

    龜–指一種靈物
四體者–指君王之一身也。
    妖–乃厲
    孽–乃魅
  妖孽–不祥古怪,反常的兆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