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
       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父在 - 父親尚在世之時
父沒 - 父親已去世
觀 - 觀察
志 - 志向 志願
行 - 音杏 指德行 行為 舉止言行 足以表現人格舉止行動
改 - 更改
三年 - 是指時間長久

父曾子:君子所謂孝者 先意承志
        諭父母於道之道 - 父親生前德行 

 

子曰:「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經第一章言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子曰: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大學 : 為人子 止於孝

 

孔子曰:「夫孝者,善繼人之志、  
          善述人之事者也。」

 

名聲昭於時,利澤施於人

 

詩經大雅云:無念爾祖 聿修厥德

 

詩經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欲報之恩,昊天罔極。」

 

弟子規: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我承

 

太上道祖: 大孝不畏難 不畏難故誠 誠意乃真也

 

孝經:身體髪膚 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 孝之終也

 

詩經大雅云: 無念爾祖 聿修厥德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姓有名若 字子若 魯國人 比孔子小三十三歲
孔子弟子中 只有有若 曾參 閔子 冉求 四人稱子 餘皆稱其字
有子的容貌風度 以及講話的語氣等等 很像孔子 於孔子歿後 大家思念孔子 欲以有若代之 但因不合理法而作罷
在論語中看到有子對古人八德的倡行不遺餘力

 

禮:禮者理也 禮者禮儀之謂 又禮者履也 合天理而實行之謂也
禮記:禮也者 理之不可易者也
禮記:禮者 天理之節文 人事之儀則也 人之品行節文也 
      一切進退儀節皆屬禮的範疇

 

用:運用 應用
和:中和 從容不廹 達乎自然和諧 恰到好處
先王之道:先王即 堯 舜 禹 湯 文武 周公等聖王

          所傳之治世之道
斯:即此

小大 - 大小的事情
有所不行:言如此亦有所不行者
節:調節  節制

 

節文是內外功夫 節者 無過也 無不及也
即靈性發於行動的表現 合乎中道之調節也
文者 禮之外 重文飾也 內為正心修身 克己復禮

 

書經:天序有禮  禮之本源於天 

 

子曰:質勝文則野 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

 

質 - 真樸 指內在本性的真實和純樸  與文相反
文 - 文彩 指外在言行的文飾和光彩
野 - 粗野 狂野 指粗鄙的野人 像山野的樵夫 田野的農夫

     都是本性真樸  而言行毫無文彩的人 太粗野 狂野則放肆
史 - 大多虛浮自誇 言過其實 誠意不足
彬彬 - 文質兼備 均衡相配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