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 斷除

疑: 懷疑, 猶疑

惑: 困惑, 困擾

 

(課文)

人之修道者, 貴在生出信心, 若無信心, 則萬事不可成矣.

 

華嚴經: 信為道元功德母, 信能長養諸善根

        信能超出眾魔路, 信能得入三摩地

        信能解脫生死海, 信能成就佛菩薩

  

(課文)

若有至信者, 則能發揮至誠之無限道志, 以行其道, 了其道.

 

十業: 輕凡業, 了宿業, 避惡業, 化寃業, 除罪業,

      學聖業, 行善業, 修淨業, 辦道業, 成聖業.

 

 

法華經:

 以正信為入道之門, 五根以信根為先, 五力以信力為最, 是故三世諸佛, 諸大菩薩, 歷代祖師, 修諸功行, 具大願力, 入佛境界, 成就菩提, 未有不從這個”信”字而入也

 

(課文)

所以修道之士, 只可生信, 切莫生疑.

 

淨土十疑論, 大佑法師 : 欲了生死, 修行淨業, 當發十種信心,

                       念念不忘, 決生淨土, 得不退轉.

 

一信: 佛所說法, 金口誠言, 真實不虛

二信: 凡夫在迷, 識神不滅, 六趣循環不息

三信: 此土修行, 未得道果, 不免輪迴

四信: 未出輪迴, 雖生天上, 不免墮落

五信: 極樂世界, 眾生生者, 永無退轉

六信: 眾生發願, 願生淨土, 決定往生

七信: 一稱佛名, 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八信: 念佛之人,阿彌陀佛,神通光明,攝取不

九信: 念佛之人, 十方世界, 恆沙諸佛,同以神力, 時常護念

十信: 既生淨土,壽命無量, 一生當得無上菩提

於此十種, 不能深信, 生疑惑者, 雖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生疑者會:

疑道不真

 疑劫不真

疑願不真

疑天命不真

疑佛不真

 

據澄法師之十疑: 無大慈悲疑

                諸法無生疑

                佛土平等疑

                偏念西方疑

                具縛厚重疑

                即得不退疑

                不求兜率疑

                十念往生疑

                劣弱人生疑

                作何行業疑

 

不信有罪

 稱揚諸佛功德經下卷云: 其有不信讚歎稱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而謗毀者, 五劫之中當墮地獄, 具受眾苦

若不深信, 生疑念者, 是否終不往生?

  

雙卷經: 若有眾生, 以疑惑心, 修諸功德, 願生彼國,

        不了佛智, 不思議智, 不可稱智, 大乘廣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於此諸智, 疑惑不信,

        然猶信罪福, 修習善本, 願生其國, 此諸眾生,

        生彼宮殿, 壽五百歲, 常不見佛, 不聞經法,

        不見菩薩, 聲聞之眾, 是故於彼國土, 謂之胎生.

        疑佛智慧, 罪當惡道, 然隨願往生, 是佛悲力.

 

生疑之人: 多執著己見, 取執非理無道之邪戒, 迷心乖理, 狐疑不決, 由疑惑而迷真逐妄, 背覺合塵.

 

阿修羅魔神:

 得道修真之士, 若違誓願謗正道入邪道, 違道悖理, 變本加厲者, 終被打入魔陣被魔鬼吞腹滅靈, 永不轉人身.

 

(課文)

但是人之心, 也反反復復, 必有疑惑生焉, 若是人心之疑惑不斷, 則道心之誠信亦不生矣.

 是以惟有能生誠信之心, 方能斷去疑惑之心.

 

  信佛真: 處處有佛鑒視, 不敢背理

  信道真: 拳拳服膺, 死守善道

  信愿真: 明暗無欺, 始終如一

  信劫真: 時刻戒慎, 不敢離道

信天命真: 不敢踰禮失儀, 自長自重

 

誠心抱守: 聞道後, 誠守道心, 抱定宗旨, 遇魔難不退志, 聞謗語流言而不動搖信心,

至誠無欺: 不會欺天, 欺地, 欺人

至誠無恨: 不會有一絲毫的怨恨

至誠無爭: 不會與人計較

 

師尊觀察修道人之眾生相:

愚誠: 不明真理而妄從, 修道妄修

邪誠: 心懷忘恩貪佛仙, 有事求佛無事放, 幻思奇影

巧誠: 行表面功, 用巧妙借花敬佛, 奸訐奪他人功

偽誠: 暗中有作用, 如哭如笑, 希圖所有, 自私不公, 用情不用理

明誠: 事理通達, 理路清明

達誠: 對天對地對人對事, 無不審慎

大誠: 感應人物, 無不同成

 

 

誠信心不強者會表現:

虛心假意: 虛者不實, 假者不真, 表面含糊, 得道而心不實在, 陽奉陰違, 借道為名, 沽名釣譽, 只圖表面, 口是心非, 巧言令色, 不能腳踏實地去幹.

退縮不前: 心生退念, 逢考退志, 遇難藏身, 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課文)

吾觀今日天下修道之士, 半信半疑者居多, 全信不疑者罕少, 故聞道之後, 勤而行之者少矣.

普度法師 : 有人一生持戒念佛, 臨終不得生淨土者, 何也?

 

此蓋信力不深, 行願之有虧也, 兼不曾發菩提之大心, 不曾斷十惡之邪行, 雖曰修行, 未嘗言行相應, 雖曰念佛, 未嘗淨念相繼, 既無真實之功, 焉得淨土之報也.

 

(課文)

若存若亡者, 却比比皆是, 此乃不能生信心, 以激勵道志, 反受疑惑包圍, 而不能奮勵行其道也. 有言 “全信全得, 半信半得, 不信者不得”也.

 

(課文)

吾殷殷切望天下有道之士, 快斷疑惑, 而生信心, 否則一再疑惑, 空費時間及至其終, 其疑惑也將不解之, 只眼看有至信至誠之人, 步步超昇, 自己反而墮落深淵, 再反悔之, 已晚矣.

 

素一老人 : 全不思佛前愿如何了賑

          全不思先亡祖地獄悲傷

          全不思六道輪報應不爽

          全不思六萬年苦海汪洋

          全不思先天道萬劫難訪

          全不思人百歲難免無常

          全不思水火風五魔見相

          全不思這大道超度先亡

          全不思陰曹府苦楚萬狀

          全不思極樂國受用無疆

          遇考懲志不退諸佛欽仰

          三乘位九品蓮不得荒唐

          先亡祖在陰中亦有福享

          候你等功成時同登蓮邦

          若開齋早復戒玄功一樣

          切不可自暴棄甘墜迷疆

 

 

由疑求真, 斷疑生信

天堂地獄實有

因果定律存在

業力束縛不虛

人本是佛, 佛是人修成

天道是真, 直屬上帝, 是唯一正法

三曹普渡是真

十方三世, 一切諸佛搭幫助道是真

 

大智度論 :

佛自念言, 若人有信, 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 能得沙門果, 不空剃頭染衣, 若無信, 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 如枯樹不生華, 實不得沙門果, 雖剃頭染衣, 讀種種經, 能解能答, 於佛法中空無所得.

 

佛經云 : 日可令冷, 月可令熱,

         妙高山王, 可令斷壞,

         佛說之法, 無有易也

 

法句經 : 雖多誦經, 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 行可得道 

語  云 :一盲引眾盲, 相牽入火坑

古德云 : 朦 度朦 , 一問兩不懂, 師父下地獄, 弟子往裹擁

 

古人云:

修道入門, 發心為首, 修行急務, 立愿當先, 心發則眾生可求, 愿立則佛道堪成, 苟不發大愿心, 立堅固愿, 剛縱經塵劫, 依然還在輪迴之中,雖有修行, 總是徒勞辛苦.

 

佛力難敵業力, 業力難敵愿力, 因果不昧, 惟有勤修功德, 真修實煉

語云: 歷世寃愆有多少,

      全憑行功將愿了

 

依教而行

如說修行

所謂: 修行有多門, 歸源無二路

 

皇母訓子十戒:首開荒鰲頭獨佔 建奇功立證魁首

            財法施高昇上品 捨身辦上乘尊嚴

            立佛堂金仙得坐 代天化賜與品蓮

            盡苦心仙佛得列 多殷勤昇賞無邊

 

 

 

  1. 重聖輕凡

  2. 財法雙施

  3. 清口茹素

  4. 捨身辦道

  5. 開設佛堂

  6. 開荒下種

 

 

報事靈童: 幡然變動身搖曳, 心志不堅左右移

          無有方向無主意, 撥波覓月無意義

          各有因緣末期辦, 雖有考驗身不屈

          受盡委屈熬過去, 苦盡甘來值得矣

 

 十信心: 信心, 念心, 精進心, 慧心, 定心,

         不退心, 迴向心, 護法心, 戒心, 願心

: 執著己見, 戒禁取見, 取執非理無道之邪戒, 迷心乖理, 狐疑不決, 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 背覺合塵.

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

念佛有三個祕訣: 不懷疑, 不夾雜, 不間斷

疑生怪, 怪生迷, 迷者墮落

大勢至菩薩: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前兩句是修因, 後兩句果德, 不假方便, 一門深入, 若疑, 則前功盡廢.

求道前因: 祖德, 佛緣, 根基

修道動力: 志向, 道念

承願下凡修, 帶孽反天修, 業力, 願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