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者:誠意、真誠
  
正者:不偏不倚、大中至正

 

達摩寶傳云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在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

 

大學云:「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誠意正心,為做人之基礎,尤為修行之要素。達摩寶傳云:「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蓋心為身之主,意為心之用;意之所動,即心之所發。心意發動,身即行之。舉凡一切言語舉動,全憑心意為主。心意向善,則有善行;心意向惡,則有惡行。

 

三皈: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五戒:不殺生 不偷盜 不淫邪 不妄語 不飲酒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視、聽、嗅、嚐、覺、知。


 

如欲修行,必先從心意入手,心意煉定,方能不屈不撓,不為聲色所奪,不為貨利所搖;遵三皈、守五戒,自能成為正果。心有道心慾心。道心用事,發自天性;慾心用事,動自六塵。六塵出自六根,

 

六根為心意之工具,能作善,亦能作惡。道心發動,六根即為善根;慾心發動,六根即為惡根,亦曰六賊。良以道心發自天性,由內而外;慾心動自六塵,由外而內。六塵引自六根,故曰六賊,

 

例如眼觀色,而生好色之心,耳聽聲,而生好聲之心,鼻聞香,而貪香之心,舌嚐味,而生貪味之心,身覺觸,而生著適之心,意覺法,而生求順之心。慾心熾,而道心泯,日久成性,便歸邪途。

 

 

於是顛倒夢想,無所不至,天性自此喪失,靈魂踏入苦海,萬劫不復,殊為可惜。欲為完人,必須修行;修行必先煉心意,儒家所謂誠意正心,釋家所謂掃三心,飛四相,又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誠意要不為六塵衝動,而不生妄念,正心要不為慾心所蔽,而不滅道心;掃三心,要剷淨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飛四相,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不住聲色香味觸法,而使道心永存。

修行家,應認清道心慾心。凡道心所發,要充分發揮;凡慾心所動,要澈底消滅。

 

儒家所謂仁義禮智信,釋家所謂大慈大悲,俱是道心所發;儒家所謂聲色貨利,釋家所謂貪嗔痴愛,俱是慾心所動。如能瞭解識透,分別實踐,即為得之。

 

例如眼觀色,而生好色之心,耳聽聲,而生好聲之心,鼻聞香,而生貪香之心,舌嚐味,而生貪味之心,身覺觸,而生著適之心,意覺法,而生求順之心。


 

大般若經云:慾如利劍、

            慾如火聚、

            慾如毒器。

 

古語云:要防備身外之賊比較容易,
        要防備心中之賊實屬困難。

 

聖人慈悲:一性是真

          萬緣皆假


 

慾心熾,而道心泯,日久成性,便歸邪途。於是顛倒夢想,無所不至,天性自此喪失,靈魂踏入苦海,萬劫不復,殊為可惜。

 

三心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四相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欲為完人,必須修行;修行必先煉心意,儒家所謂誠意正心,釋家所謂掃三心,飛四相,又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誠意要不為六塵衝動,而不生妄念,正心要不為慾心所蔽,而不滅道心;

 

掃三心,要剷淨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飛四相,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不住聲色香味觸法,而使道心永存。

 

金剛經云
掃三心是:過去心不思、

          未來心不想、

          現在心不存。

 

飛四相是:無我相:即自私心,執著我相
          無人相:對待心,計較得失
          無眾生相:分別心,雜念紛紜
          無壽者相:欲望心,貪得壽命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中應該不住著一處,
                  而萬法又能從心中產生

 

修行家,應認清道心慾心。凡道心所發,要充分發揮;凡慾心所動,要澈底消滅。儒家所謂仁義禮智信,釋家所謂大慈大悲,俱是道心所發;儒家所謂聲色貨利,釋家所謂貪嗔痴愛,俱是慾心所動。如能瞭解識透,分別實踐,即為得之。

 

三心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四相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