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 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韶-舜樂名 

不圖-想不到 從樂中感受堯舜之天德

  

《韶樂》是上古舜帝之樂,又名“九韶”、“九歌”。《韶》,史稱舜樂。《竹書紀年》載:“有虞氏舜作《大韶》之樂”。《呂氏春秋古樂篇》同載:“帝舜乃命質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

  

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頌帝堯的聖德,並示忠心繼承。 《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藥師琉璃光王佛: 上契韶樂 而神與古合 非夫子其孰能 與於斯

  

韶樂的由來 舜帝即位後 一班臣子覺帝舜有功績 可以作樂 舜命禹和樂正蘷作樂 一日 大樂正蘷奏道 臣奉命作樂 已大功告成 請帝臨幸試演 帝舜領群臣前往觀察 作樂之地在郊外 取其空氣清新 風景秀麗 無塵俗煩囂之擾 東南面連接雷首山

  

中庸: 雖有其位 苟無其德 不敢作禮樂焉

       雖有其德 苟無其位 亦不敢作禮樂焉

  

郤是帝舜闢出一園圃 其中禽獸充斥 百種俱有 非常蕃孳 有時麋鹿兔等 到園囿之外 隨地遊行 也是常有之事 這日 帝舜和群臣先看樂器 極稱贊琴磬二種 問樂正蘷道 此二種樂器的材料 從何而得 原來舜精於音樂 於材料一看便知 

  

樂正蘷道 琴的材料出於嶧山一株梧桐所制成 磬的材料出於泗水旁的浮石帝舜輕撫琴 又將磬輕輕敲了幾下 點首賞嘆 真是難得 舜看完各種樂器 樂正蘷一聲號令 樂工一齊動手演奏樂器 樂正蘷親自擊磬 這次樂的節奏 共有九成 帝舜從第一成聽起 

  

直聽到第五成 專心靜氣 目不旁瞬 正在覺得八音諧和 盡善盡美之際 無數野獸飛禽 亦在應弦合拍的騰舞 心中覺得稀奇 即急忙收心 依舊聽樂 直至九成終了 玉聲一振 樂止聲歇 再向外一望 只見那些禽獸 依然尚在 

  

不時昂首向裡面窺探 彷彿還盼望奏樂似的 帝舜一面讚樂正蘷制樂之精 一面又問剛那些禽獸 是否平日教導過的 樂正蘷道 並未有心去教導他們 當初臣等在此演樂 這些禽獸 都跑來聽 以為不過是偶然的事 禽獸怎知音樂 那知後來 每逢臣擊磬拊石之時

 

那些禽獸都能相率而舞 真是怪事 說著又將磬石連擊幾下 外邊的禽獸 果然又都騰舞起來 大家看得稀奇之至 都稱讚蘷這個樂 制作的精妙 當下帝舜將這樂叫作韶 樂正蘷又問帝舜正式奏樂的日期  帝舜道 朕即位數載 尚未郊天   

 

且待冬至之日 舉行郊天之禮 再正式奏這個樂罷 帝舜剛要轉身 忽想起一事 重復問樂正蘷道 汝這個樂 可謂制造精美 但朕打算在各種樂器之外 再加入一種樂器 不知可行否 樂正蘷道 樂以和為主 只要其聲和諧 能協於六律 總可以加入的 請問帝打算加入什麼樂器

 

帝舜道 朕從前在歷山躬耕時 看見許多大竹 偶然想起從前黃帝伶倫取竹於嶰溪之谷 制十二筩以象鳳凰之鳴 雄鳴六 雌鳴六 遂為千古律呂之祖 朕因仿照他們的方法 而加之變通 用竹管十個 其長三尺 密密排之 參差如鳳凰之翼 

 

吹起來音調尚覺不差 朕給他取一個名字叫作簫 未知可用否 朕尚有幾個留在宮中 過一回取來 請汝斟酌 如其可用 就參用進去 朕之韶樂中有朕親製之樂器 亦可以開千古國樂之特色 傳之後世 亦是佳話 

 

樂正蘷聽了 又連聲唯唯 帝舜回到宮中 取了幾個簫 又附一張說明書 飭人送給樂正蘷 蘷自去研究製造 又加入韶樂之原來舜帝為將中原文化傳入苗地,他南巡來到位於漢、苗交界之地的韶山。

 

舜帝率眾登至一最高峰,忽聽鼓角齊鳴,手執弓矛的苗民土著將其團團圍住達三天三夜,形勢危殆。舜帝於是命人奏起了美侖美奐的“韶樂”,一時間鳳凰來儀,百鳥和鳴。

 

虎視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樂聲中,丟下武器伴著節奏跳起舞來,一場干戈化為玉帛。舜帝演奏的樂曲於是叫韶樂,奏樂的山峰由此得名韶山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韶樂由祭司、部落戰爭、蕭韶九成、南風歌、關睢、湘夫人、缶韻、瀟湘水雲、中和韶樂,九部分組成。它使用的樂器有36種,有編鐘(勇鐘、博鐘、歌鐘)磬、足鼓、健鼓、懸鼓、蕭、塤,琴、瑟等,可說是集夏商樂器之大成。舞蹈有干戚舞、羽舞等古代舞蹈。

 

樂記: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

      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

      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

      而治道備矣

 

冉有曰:「夫子為(胃)衛君乎?」

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 

 

藥師琉璃光王佛: 衛輙爭國 夷齊讓國 

                 一仁 一不仁  子貢與冉有 

                 折衷於夫子而論定 

                 爭國之不仁者 遺臭萬年 

                 讓國之仁者 垂芳千古

 

南海古佛: 讓者 應受而推之謂也

                 推賢尚善之謂也    

                 厚人自薄之謂也 

                 忍辱之謂也  

 

詩云: 千里捎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 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 浮雲。」

 

藥師琉璃光王佛: 不義之富貴如浮雲 

                 但當安於境遇 

                 行其心之所安而已

 

活佛恩師: 安貧樂道效顏回 拳拳服膺至善玄 

           道由心修行切切 知足常樂信心堅

           顏子居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院長:富貴功名水上漚

 

詩云: 他人騎馬我騎驢 看看眼前我不如

       回頭但看推車漢 比上不足下有餘

 

活佛恩師: 君子憂道不憂貧 安居陋家樂悠悠 

          苦其心志勞筋骨 簞食瓢飲亦無愁

 

孟子: 非其義也 非其道也 

       一介不以予人  一介不以取諸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