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住是停留不動,留而不捨,解深一層就是愛戀。例如路上看見一片美麗風景,自然腳步放慢,甚或停步觀賞。此因對風景有愛戀之心,有不肯捨去之念,才會住步。所謂「生心則住」。生心者,生欲心,生想得之心。

 
著相
  –幻生幻滅 因緣和合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生分別心
  –美醜 – 善惡 – 愛憎
 
  八大人覺經: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六祖-三十六對法
 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
 法相語言十二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色與
  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
  與定對...
 
 
設有人問:『何名為暗?』
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
        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
 
 
(課文)
學佛要修不住心,所謂「對境心不起,菩提自裡來。」初基人士對境心不起,實在難以做到。所以修持之法,就是任從心起,但不留影響。能夠做到不留影踪,就自起念也無碭于修持。
 
 
臥輪禪師偈:「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六祖卻說: 「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六祖壇經: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
          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
          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念惡用即眾生用,
          善用即佛用
 
 
(課文)
譬如一個明鏡,外像想對,則鏡中有像。萬像相對,則鏡中有萬像。但是像去則鏡空,永不留痕,如此于鏡何碍?鏡者心也,像者境也。因此,任境生心,生心不住,亦可無碍
 
 

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

         生其心

 
(課文)
人心是容不得纖微塵埃。些少思維,半點情欲,亦會將自性矇蔽。猶如明鏡之不能染微。生心不住,則心清理明,如明鏡之常寂不動,可普照一切也。
 
 
圓覺經: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