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篇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子路無宿諾。

片言- 半言,半句之詞折-斷,判斷訴訟案件。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子路無宿諾。

折- 斷,判斷訴訟案件。
獄- 古時指官司。
折獄- 判斷訴訟案件,官司。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子路無宿諾。
由- 指的就是子路師兄了。
無宿諾- 宿者、留也。

 

詩云: 人言為信 修道之母
      功德之源 務必誠實

 

詩云: 處世無信 立身不誠
      如車無輪 寸步難移
      篤敬存誠 一言九鼎
      信實為首 昭信天下

 

孟子:「是故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筍子發揮了「誠」的思想,指出它為「政事之本」
「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禮記·中庸》「誠」成為禮的核心範疇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大學》把「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宋代周敦頤進一步認為「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程頤更為直截了當地說:「吾未見不誠而能為善也」

 

誠信是為政之基《左傳》云:
「信,國之寶也。」指出誠信是治國的根本法寶。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寧肯「去兵」、「去食」,也要堅持保留「民信」。

 

(一)國家- 信字從人從言,誠實無欺

      王安石所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

                 《呂氏春秋·貴信》「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

                  會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

                  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國家
  • 社會
  • 公司
  • 家庭
  • 渡眾生

 

(一)國家- 誠是治國之道
     信字從人從言,誠實無欺。
     誠信是為政之基《左傳》云:「信,國之寶也。」指出誠信是

                                 國的根本法寶。
     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寧肯「去兵」、「去

     食」,也要堅持保留「民信」。因為孔子認為「民無信不立」


     王安石所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

 

     《呂氏春秋·貴信》「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會不寧。處官

       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

       可使令。」

 

(二) 社會- 誠信是立人之本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三) 公司-誠信是經商之魂
(四) 家庭-誠信是齊家之道
(五) 渡眾生

 

如何修持誠信 

(一) 毋自欺
     即不欺自心也。不自欺即誠實地面對自己。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無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誠- 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
         實其心之所發,發一于善而無自欺也

 

(二)言出必行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聽訟 - 聽審爭訟的案件。
猶人 - 不異於常人,也就是跟別人沒有差別的意思。

無訟 - 沒有爭論訴訟事件。

 

四書新人眼目:
折獄者。必取信於民。而民信服。可使其無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