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問篇-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拼)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子產- 春秋鄭國執政大夫
惠人- 寬厚慈惠之人
子西- 在子產之前為鄭國執政大夫
彼哉彼哉- 他…他
管仲- 春秋齊國之丞相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拼)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人- 通仁,仁人   奪-沒收
伯氏- 齊國大夫
駢邑- 封地
飯疏食- 吃淡菜,粗糧
沒齒- 至終老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子產: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在鄭簡公年少時,開始為鄭國執政大夫至鄭聲公約執政22年。為政寬猛並濟,使鄭國由弱轉強,被各國敬重。
 
藥師琉璃光王佛:
子產其政雖嚴,其心則愛,惠及黎民。
 
論語 公冶長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恭- 謙遜不爭
敬- 恪守臣道,尊敬上位
養民- 善於照顧,培育百姓
 
子西:與子產是同宗兄弟,姓公孫,名夏,字子西。子西為鄭國執政大夫時,使鄭國風俗日壞。
 
左傳 魯襄公十年
冬,十月戊辰,尉止,司臣,侯晉,堵女父,子師僕,帥賊以入,晨攻執政于西宮之朝,殺子駟,子國,子耳,劫鄭伯以如北宮,子孔知之,故不死,書曰盜,言無大夫焉,鄭伯- 鄭簡公
子孔- 鄭穆公之子,公子嘉,字子孔。為司徒(掌兵權)
 
子西聞盜,不儆(警)而出,尸而追盜,盜入於北宮,乃歸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喪,子產聞盜,為門省(醒),庀(庇)群司,閉府庫,慎閉藏,守完備,成列而後出,兵車十七乘,尸而攻盜於北宮。
儆- 戒備  
尸- 屍體
省- 視察  
庀- 配備
 
子西聞盜,不儆(警)而出,尸而追盜,盜入於北宮,乃歸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喪,子產聞盜,為門省(醒),庀(庇)群司,閉府庫,慎閉藏,守完備,成列而後出,兵車十七乘,尸而攻盜於北宮。
府庫-指收藏文書,財物和兵器的地方
 
藥師琉璃光王佛:
子西,以彼字偏貶,春秋之法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相齊桓公,使桓公雄霸諸侯,一匡天下。管仲為相40年,治國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徵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制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法策略,使齊桓公成為當時諸侯之領袖。管仲執政三年,齊國大治。
 
<國語齊語> 鮑叔牙曰:
臣之所不若夷者五
一、寬惠柔民,弗若也。
二、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三、忠信可結於百姓,弗若也。
四、制禮義可法於四方,弗若也。
五、執枹鼓立於軍門,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藥師琉璃光王佛:管仲之才可取,
                其功業不亞於子產。
 
善政的好處
一、<淮南子>為治之務,在於安民,安民之本,在於足用。
二、<禮記>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
  齊- 整治使有條理
  格心- 歸正之心,指向善之心
三、<論語>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北辰- 北極星 共-同拱,向也
 
如何施行善政
<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呂祖註釋:哀公問政之意,不知問仁政也,問霸政也。蓋孔子教以文武之仁政,以希魯君修文武聖德,以作文武之君。試將政字拆而觀之,政者,正文也。何謂正文?性中具有之五德,即正文焉。
 
<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呂祖註釋:但此正文,惟覺性者能之。故覺性者,率性中五德以行政,則曰仁政。迷性者,昧性中五德以行政,則曰霸政。蓋文王純德,武王大德,皆覺性以踐五德者;
 
<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呂祖註釋:其為政之道,為千古之法,故孔子因之以告哀公焉。是以自覺謂之先覺,行政謂之覺後覺矣。或問曰:文武之政,具先生此論,得無太簡乎?吾笑應曰:君如不信,試將仁政之仁再看,仁者五德之首。
 
<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呂祖註釋:簡言之,即自性也,如覺性以復先天賦我之仁,推及行政,始足為仁政也。茍迷自性,以昧先天賦我之仁,如此以行政,則即變仁政以為霸政矣。故文武之政,在未發前,則仁政在我自性中;
 
<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呂祖註釋:既發後,則仁政布在方策矣,方策之政亦即我自性具有之政也,方策不過負先覺之任,以啟我之自覺也。是以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此語乃夫子感嘆,當世無覺自性,
 
<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呂祖註釋:以推行仁政者,如哀公覺自性,修文武之德,行文武之政,則即文武而已矣。古聖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焉。哀公非不能也,惟不行焉,夫子之言,蓋願哀公為文武之君,魯國有西岐之風,此夫子之所深願者也。
 
<中庸>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