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人曰傑,倍傑曰聖。
聖人: 中庸「朝斯夕斯,念茲在茲,力行不怠,此所以為聖人也。」
 : 蠢也,鈍也
愚人: 明知中庸之道為無上大法,言則有餘,
      而行則不篤,此所以為凡夫愚人也。
 
中庸第一章「天命章」三綱領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使人人明天命、識率性,知修道及這三個入德的法門的相互關係。
 
課文一(1):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其初入德時,立志於隱念,而後修其至德,以凝其至道,化民教民,功同天齊,見於兩大,其所見於道者,莫不此於隱念之立志也。
 
:在心爲志
隱念: 心物於欲動未動的不顯明的心念。
:即本性中所具五常之德而身體力行以培德也
至德:立德由小德、漸進成大德,再累積至德
至道:性具五德,率而行之,實現於外,盡其美善,則凝至道矣。
 
課文一(2):    
愚人之所以為愚人,其初入德時,失志於微念而後隨波逐浪,趨於下流,心物之發,身物之行,叠罪如山,變愚人而為惡人矣! 其所顯期惡者,莫不始於微念之失志也。
 
微念: 細微、極小的心念
心物:眾生若貪著於貪、嗔、癡、愛,導至本性埋沒。
     它之為害,遠勝於洪水猛獸。
身物:即酒色、財氣、嫖賭、脾氣、毛病、嗜好。
 : 昭著的、明顯的
 
課文二:
莫見乎隱,莫顯其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天地萬事,莫不由隱念而見 (玄關) 
天地萬物,莫不由微念而顯 (種子) 
 
:音現,和隱字的意義相反。
:暗處也
:昭著也
:細事也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課文三:
君子所修者,理也,所戒慎恐懼者,亦理也。小人所戒慎恐懼者,人睹聞也,而不戒慎恐懼,不睹不聞蔫。君子小人,由此辦之矣!
 
課文四(1):
天道在人心之隱微,人道在人身之昭著,是以萌於隱微,而矜於昭著也。
 
:致力、恪守; 堅持正道
: 始也。
 
課文五:
逢遺金於曠途,遇美婦於私室,而不動心者,乃為真人品。
 
三教聖人在世之所共同宣化的因果理論,包括:
儒家《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佛家《涅槃經》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道家《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希聖希賢之方法:
1.修道 - 行盡世間天下路,唯有修道不誤人。
2.認識天道寶貴
3.明因識果
4.開啟智慧
 
結論:
1.聖人覺性,凡夫迷性;聖凡之分,在覺、迷之別, 聖者先覺者也。
2.聖人在力行中庸之道時 為人道,全乎中庸之道,則即為天道矣。
3.愚人因偏離性中所具五常之德。身離五常之德,則心性相悖,心與性  
  悖,則蔽其真矣。
 
師尊:
欲求靜 不若存 牢拴意馬鎖心猿 
二六須把玄關守 二目不隨境物遷 
心鏡無塵真如現 時處蓬萊極樂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