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和- 言語、談吐、用字上親切、和氣、柔和  
無諍- 沒有爭執、爭吵,也是沒有紛擾煩惱、清靜。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能夠親切、和氣、柔和,
          可以無爭執,不引起煩惱,達到清淨。
 
六和敬-
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口和無諍的重要
(一) 少紛爭
     十惡業
     身- 殺生、偷盜、邪淫
     口- 惡口、妄語、兩舌、綺語
     意- 貪欲、瞋恚、愚癡
 
     口惡業
     惡口- 惡毒罵人。
     妄語- 欺騙別人的話語、顛倒是非。
     兩舌- 搬弄是非。
     綺語- 花言巧語,言語非常好聽,但用意不善。
 
     憨山大師勸世文:
     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
 
     詩曰:
     言多必失古皆然,恰似病從口入焉;
     說是談非將惹禍,應予謹慎免憂煎。
 
     憨山大師勸世文:
     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為階
 
(二) 得人信任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三) 種善因果
     十善業道經: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
                 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
                 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
                 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
 
     犯妄語:常被誹謗和被騙。
     犯兩舌:破壞眷屬和得弊惡眷屬。
     犯惡口:常聞惡罵聲和說話常引起諍訟。
     犯綺語:說正經話沒人相信和所說的話無法實現。
 
如何修持口和無諍
(一) 立三德
     立心德
     立身德
     立口德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二) 勿執著勝負得失
     濟公活佛慈訓:
     為師希望你們能夠知道,就是你對、他錯,也要得理饒人;就算你
     對,又怎麼樣呢?你一定要贏嗎?為什麼要急著向人家證明自己對
     、自己是?其實這是不需要的,但是也要肯定自己所做的是對的,
     是沒有錯的。
 
     弟子規:怡吾色 柔吾聲
 
     法句經:勝則生怨,負則自鄙;
             去勝負心,無諍自安。
 
(三) 清口茹素
     活佛老師: 無由之言,絕不輕易說出,不吉利之言,亦不輕易出口
               ,惹厄災之言,亦不輕易說出,妨害他人之言,絕勿說
               出,不實之言,粗語惡口,違法違紀污言,非人之言,
               絕勿說出。
 
     六和真義
     口多善言種善因  和讓言詞禮謙恭  
     無有是非和樂敬  諍鋒相對是禍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