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是予樂之心,給予眾生快樂,樂即離苦。意思是帶給眾生種種身心

     快樂,包括說話和所做的行為。像是:寒時得衣,熱時得清涼,饑

     渴得飲食,貧賤得富貴,累極時得休息等。所做的都是想能給人歡

     喜、希望、光明。

 

三昩-又名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是止息一切妄想雜念,使心神平靜把

     心安住於本心,而內心不散亂的意思。 

 

慈心三昩-即是要專心致力於慈心,觀想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喜樂。我們要

         去除妄念雜慮,遠離瞋恚怨憎的念頭,專致於慈心,而永不改

         變。慈心三昩是大乘菩薩修慈悲行的根本。這亦是修道人憐憫

         眾生、關懷眾生應有的態度。

      

修慈心三昩的好處

一 . 內心平和

     平靜祥和,並不是要向外追求,而是要向心內尋,只有去除妄想執

     著,就會見到自己本來清淨的自性。平靜祥和的感覺,能讓人即使

     身處逆境,也能保持內心的清靜。寧靜的真諦就是這樣。

 

二 . 慈心無量

     佛說八大人覺經中的第八覺知: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何能修慈心三昩 ?

一 . 戒殺茹素

     戒殺:不殺害一切有情眾生

     茹素: 就是戒食五葷、三厭。

     五葷:又稱五辛指的是蔥、蒜、韭、薤(蕎頭)、興蕖(煙草)。 

     三厭:天厭、地厭、水厭。   

          天厭-天上飛的飛禽,        

          地厭-地上的動物(豬牛羊)     

          水厭-水族的魚蝦蟹。 

 

     活佛師尊慈悲:

     茹素是人的本份,人吃素是應該的。素食是不再造殺生的因,修道

     就是要了結因果,如果繼續再造下殺生的因,那麼與眾生的仇愈結

     愈深,就無法超生了死。

 

    「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    

      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

 

    孟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彌勒祖師慈悲:

    「寧可自己殺身破眼目,受種種痛苦,也不忍食眾生肉!願我生生

      世世不起殺想,常不食肉,而入慈心三昩,直到成佛,永遠守住

      不食肉戒!」

 

二 .熱愛眾生

    眾生-

    一般以無明煩惱所覆蓋,流轉生死者為眾生。

    願意為眾生奉獻自身的所有。無論何時何地也樂意為眾生付出,不離

    不棄就是熱愛眾生。

    "心裡的觀音"歌詞:(有一段) ...浮沉在世間苦海的眾生,輪迴萬劫

     千身,沒法主宰生死,虛花假境裡,造孽無窮萬載遺憾。...

 

    星雲大師在《話緣錄》:    

    「我修行是一份對眾生的愛,因為有愛,

      所以對一切人事物都可以原諒。」

      

    經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華嚴經》云: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正覺。」

 

   古德云 :「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