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jpg

 

慈心

仁慈心 愛心 予樂之心,意思是帶給眾生種種身心快樂、話語和所做所為。像是:寒時得衣,熱時得涼,饑渴得飲食,貧賤得富貴,行極時得休息等。所作所為一切能「給人歡喜、希望、光明」。

 

三昧

華譯正定,即離諸邪念,把心安住於一處,而內心不散亂的意思。

 

修慈心三昧的重要

一、修慈心,內心安穩

    修行慈心,慈悲心自然流露,內心不起嗔恚,也不起嫉妒,所以內心

    安穩。

 

二、修行慈心,能與人和諧

    能修持慈心三昧的人 可以得到內心平和安穩,沒有爭鬥不會製造戰

    爭,不會攪出人禍 ,不會有仇殺,去到任何地方,都能時常與人和

    諧相處。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

                      我、騙 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

            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問:「此外還有什麼處的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

    拾得就告訴他:「我曾經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來

 

    偈曰: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如何能修慈心三昧?

一、修行慈心要戒殺茹素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仙人偈曰﹕

    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二、饒益眾生是慈心

    華嚴經修慈心記載

    彌勒祖師,由於累劫以來,勤於修持慈心三昧,故於釋迦牟尼佛座下

    出家後,亦曾向佛問過:「世尊!菩薩行者,當如何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法中,不費什麼工夫,即能得到內心安樂無倦,得以速證廣大

    佛法? 」

 

    佛說:

    善哉!彌勒!汝具慈心,能代眾生問這麼好的問題,我即教汝等如何

    修慈心三昧:若有菩薩,為求菩提,而修諸行,願常內心安樂者,應

    修慈心,以自調伏;盡未來際,內心常住安樂,並能除滅一切眾生無

    始之業障。

 

    凡修學慈心之人,若有眾生,來其處所,行違逆、迫害之事,修行慈

    心三昧之人,當以智慧深自觀察:往昔我於彼人處,作重業障,令其

    受苦;是以今日業果成熟,來至我所,惱我、亂我、障我菩提。   

 

    如果我於此人處,不生歡喜心,那麼於其他一切的眾生處,又如何能

    行饒益之事呢?無始以來,眾生在生死輪迴中,多以恩怨、愛憎交

    ,而累世牽扯纏繞,無有出期。今日若於此眾生,不生憐憫,那麼

    其他眾生處,亦當如此。

 

    是故菩薩行者,當於一切眾生處,普行饒益;因此應當修習慈心,念

    念行慈。故菩薩行者,應修習慈愍之心,永離瞋恚怨結,視一切眾生

    平等、並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