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靈公篇-

 

子曰:辭、達而已矣。

 

朱熹夫子云:

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

 

孔國安先生曰:

凡事莫過於實,辭達則足矣,不煩文豔之辭。

 

周禮、秋官、小司寇云:

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儒家十三經之儀禮聘禮篇云:

辭無常、孫而說、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苟足以達、義之至也。

辭:訟也。從𤔔,「𤔔」字讀音同「亂」,意思卻跟「亂」相反,解作「治理」

𤔔猶理辜也。𤔔,理也。

(一) 辭語要帶點藝術,更要懂得點修養

     修辭要帶三點重點、

     1.道德、

     2.真情、

     3.邏輯。

 

     修辭立其誠、修辭,修辭者,立言也。

 

     孟子曰:

     誠者,天之道也﹔

     誠之者,人之道也。

 

     朱熹夫子曰:

     誠、天道之本然也,是道的規律和法則。

 

     中庸云: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二) 言辭謙恭不失禮

     不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

     諷刺顯出輕視,尊重互相暸解。

     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

     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上進。

 

(三) 言辭表達當守正

     說話持中守正

     說話理性客觀

   

     會說話是一門學問,有分寸是一種修養

     多說把怨招,瞎說惹禍燒

 

     朱熹夫子:

     言語不可妄發,發必當理。

     勿善言惡語出 。

 

(四) 言談要婉和 耐心理性說

     人在冷靜時、會把大事化小事。

     人在激動時、會把小事變大事。

 

     有云:

     喜時多言多失言,怒時之言多失禮。

     應說則須說  謹言亦是修養

     行為言之表,言為心之聲

 

     活佛師尊慈語:

     耶穌云:「不是入於口的,使人污穢;而是出於口的,才使人污穢

     。」因為出於口的,都是從「心裡」發出來的,如是非、毀謗、嫉

     妒。心清淨,口一定清淨;口清淨,心不一定清淨。所以徒兒要心

     口如一。

 

     禮記·表記云: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