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洋洋-盛大,浩翰無邊!
峻-高大也。此言道之極於至大而無外也。
偉大啊,聖人的道!浩瀚無邊,生養萬物,與天一樣崇高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內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課文)
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優優-充足有餘之意。
禮儀-古代禮節的主要規則,又稱經禮,有三百項。
威儀-古代典禮中的動作規範及待人接物的禮節,又稱曲禮有三
千項。
聖人云:「誠於中,行於外。」
子 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聖人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六祖壇經機緣品講到「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三千威儀-指出家人的一切微細行儀。
八萬細行-指大乘菩薩戒外的微細行儀。」
四威儀是指行、立、坐、臥
第一、行如風自在
第二、立如松挺拔
第三、坐如鐘穩重
第四、臥如弓吉祥
(課文)
待其人而後行。
其人-指聖人。
(課文)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至德-至極之德行。
苟-如果。
苟不至德-如果沒有極高的德行。
凝-凝聚,引申為成功。
至道不凝焉-就不能成就極高的道。
至德者,有極高德行的人,必能盡人道而達致三綱盡,五常備,八德全,
三綱五常者,古道德規範,簡曰綱常。
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
八 德-孝、娣、忠、信、禮、義、廉、恥
如堯之峻德,最早見於書經
堯典:「克明峻德」
註:克-能也;俊通峻,大也。
另禮記 大學:「帝典曰:『克明峻德』」
所謂「克明峻德」,就是勸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的意思。
舜之大孝
禹之大功於天下
孔聖之大化普濟
顏子之德行
曾子之孝行
子思之續心法
孟子之闢楊墨,闡聖道
(課文)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尊 者-恭敬奉持之意。
德性者-吾所受於天之正理。
道-理也。
溫-溫習之意,謂故學之矣,復時習之也。
敦-加厚也。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
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格心物者。復性初也。
驅身物者。覺心源也。性心身者,一貫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
佛法則進一步,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作為反省、改進的準則。
(課文)
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倍-通“背”,背棄,背叛。
興-謂興起在位也。
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哲-智慧,指通達事理。
詩云:江海不自滿,無細流之不納,
故能成其深淵;華嶽不自滿,
無拳石之不容,故能成其高大。
(課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經云:「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
《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
心,所以心為根本也。
(課文)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
議禮者-議定禮儀也。
制度者-制定憲法。
考文者-考核文化。
(課文)
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軌-轍跡之度。
倫-次序之體。
(課文)
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有位有德,真天命君主,如紅陽期之有道明君: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禹才可作禮樂。
(課文)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
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杞-夏裔之後。
征-證也。
宋-是國名,殷裔之後。此二國皆周朝之諸侯也。三代之禮,孔子皆嘗學之而能言其意;但夏禮既不可考證,殷禮雖存,又非當世之法,惟周禮乃時王之制,今日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