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1533年-1606年),原名袁黃,字坤儀,明朝江蘇吳江縣人。他的一生曾被一位占卦算命的高人,批得好準,但後來了凡先生卻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了凡先生童年喪父,十幾歲的時候, 母親便命他棄學從醫,以便賺錢養活生命,也可以救濟別人。有一次了凡先生去慈雲寺,碰到了一位老人,相貌非凡,一臉長鬚,看起來仙風道骨,那位老人對他說:你是官場中的人,明年就可以去參加考試,進學宮了,為何不讀書呢?
 
了凡先生就把母親叫他放棄讀書,轉去學醫的事告訴老人。老人自稱姓孔,是雲南人,曾得到宋朝邵康節先生的皇極數真傳。老人告訴了凡先生照注定的數來講,應該把這個皇極數傳給他。
 
於是,了凡先生便請這位孔先生回家,並將情形告訴母親。母親說:這位先生既然精通命數的道理,就請他替你推算推算,試試看靈不靈。結果孔先生所推算的,雖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都非常的靈驗。孔先生又給了凡先生推算終生的吉凶禍福,孔先生算出了凡先生哪一年考取第幾名,哪一年應當補廩生,哪一年應當做貢生,等到貢生出貢後,在某一年,應當選為某省的一個縣長,在做縣長的任上三年半後,便該辭職回家鄉。到了五十三歲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時,就應該壽終正寢,可惜了凡先生命中沒有兒子。
 
了凡先生把孔先生的話一一記錄下來,便開始繼續讀書了。從此以後,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後,都不出孔先生所算定的名次。有一次,按照孔先生推算的,做廩生所應領的米,應該領到九十一石五斗,才能出貢。但領到七十一石米的時候,學臺屠宗師,就批准了凡先生補了貢生。了凡先生開始懷疑孔先生所推算的,是否有些不靈了。
 
後來,補貢生這件事,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學臺,楊宗師駁回,不准了凡先生補貢生。直到丁卯年,才准許了凡先生補了貢生,經過這樣的變動,了凡先生又吃多了一段時間的廩米,算起來,連之前所吃的七十一石,恰好是九十一石五斗。了凡先生受到了補貢生的事,就更相信孔先生的推算,明白一個人的進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而行運的遲早,都有一定的時候,所以了凡先生一切都看得好淡,不再去追求了。
 
本來人的一生,到這時已經定型了,了凡先生也抱著這樣的態度。當他被選做貢生,按照規定,要到南京的國家大學讀書,了凡先生在未入國家大學之前,他先到棲霞山,拜見一位得道高僧雲谷禪師。
 
了凡先生在雲谷禪師的禪房裏,三日三夜沒有合上眼睛,雲谷驚詫地問他:自從你進來後,我不曾看見你起一個妄念,不知是甚麼緣故呢?了凡先生老實告訴雲谷禪師: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幾時生,幾時死,幾時得意,幾時失意,都有個定數,係冇辦法改變。就算胡思亂想,都係冇用的;所以我便老老實實去做人,什麼也不想了,所以心裏就沒有甚麼妄念了。雲谷禪師笑道:我本來以為你是一個了不得的豪傑,點知,原來你只是一個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了凡先生問:禪師,我唔明白你的意思?雲谷禪師說:一個平常人,不可能冇胡思亂想的;既然個心念一刻不停,那就會被陰陽氣數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束縛住,就係一位凡夫,雖然數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住。若是一個極善的人,數就束縛不住佢了。
 
雲谷禪師說:你覺得你命中,應該功名和子孫嗎?了凡先生沉思左好耐,說:唔應該有的,中科第的人,多有福相,我自己福薄,又沒有積功累德,而自己性格不耐煩,又不能包容人,更以才智蓋人,說話輕浮又亂講野,咁樣的性格,都是福薄之人,怎會得到科第呢。
 
了凡先生又說:污穢之地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我有潔僻,對人很多要求,好多不滿,是注定無子的原因之一,和氣能養育萬物,但我容易動怒,係注定無仔的原因之二,愛為生生之本, 見死不救是不育之根,我好愛錫自己,時常都唔肯捨己救人,亦應是無子的原因之三。多言耗氣,是無子者四。我喜歡飲酒,是無子者五。喜歡徹夜長坐,不知保養元氣精神,是無子的原因六。其餘的錯過,尚有很多,不能一一告知。
 
雲谷禪師說:你現在既然知道自己的錯過,可以將不好的命運改變,從今以後,務要積德,包容,愛人如己,珍惜精氣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往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命是可以改的,而佛家是讓人明白,行極善之力量,命由我造,福自己求;造惡,自然折福;修善,自然得福。佛說:求富貴就得富貴,求兒女就得兒女,求長壽就得長壽!了凡先生繼續問:孟子說,求便可得到,求是求自己,道德仁義,可以努力求得到,功名富貴,如何可以求得呢? 雲谷禪師說:孟子所講是對的,是你誤解左孟子的意思,六祖曾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所覓,感無不通。求在於我,不獨求得道德仁義,亦可求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求必可得到的。若不向自己反省,只向外求,必定內外雙失,求不到的。
 
雲谷禪師一番話,點醒左夢中人,了凡先生開始踏上改變自己命運的路途,從此以後,了凡先生就整天小心謹慎,雖然是在暗室無人的地方,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不敢有半點行差踏錯。碰到討厭他、毀謗他的人,也能夠安然接受,不與他人計較爭論。了凡先生自從見了雲谷禪師之後,第二年,他到禮部去考科舉。孔先生幫佢算的命,應該係考第三名,點知道,竟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推算,開始不靈了。孔先生沒算出,了凡先生會考中舉人,點知到了秋天鄉試,了凡先生竟然考中了舉人,這些本來都不是他命中注定的。
 
從此之後,了凡先生發願做三千件善事,但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才把三千件善事做完,結果,夫人生了個兒子,取名叫天啟。後來,了凡先生每做了一件善事,都用筆記下來;他夫人不會寫字,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鵝毛管,印一個紅圈記在日曆上,當送食物給窮人,或買物放生,都記紅圈。有時,一天多到十幾個紅圈。即是一日內,做了十幾件善事。到了丙戌年,了凡先生居然又中了進士,吏部就安排了凡先生,做寶坻縣的縣長,自此,了凡先生又發了愿,再做一萬件善事。
 
做寶坻縣的縣長時,了凡先生準備了一本有空格的簿仔,這本簿仔,了凡先生叫它為治心篇。意思就是,防止自己個心起邪思歪念,因此,叫「治心」二字。
每天早晨起來,了凡先生坐堂審案的時候,叫家人將這本治心篇,交給看門的人,放在他的辦公桌上。每天做左的善事惡事,雖然極小的事,了凡先生也一定要記在治心篇上。到了晚上,了凡先生在庭院中擺了桌子,換了官服,仿照宋朝的鐵面御史趙閱道,焚香禱告天帝,天天都是如此。夫人見了凡先生忙於公務,每日所做的善事不多,皺著眉頭說:我從前在家,幫你做善事,所以你所許下三千件善事的心願,能夠係十幾年內做完。而你又許了做一萬件善事的心願,但係你現在每日忙係衙門裏處理公務,沒有時間做善事,咁要等到甚麼時候,才能做完一萬件善事呢?
 
夫人說過這番話之後,了凡先生內心此忐忑不安,晚上便發左個夢,看到一位天神。了凡先生就將唔容易完成一萬件善事的煩惱,告訴了天神,天神說:你當縣長時,曾經減了百姓賦稅,這件事,已抵充圓滿左一萬件善事了。
 
原來寶坻縣的田,每畝本來要收賦稅兩分三釐七毫,了凡先生覺得百姓出得太多錢,生活艱苦,所以就把全縣田地的課稅,減為每畝收一分四釐六毫,即係減左三分之二的稅錢;並取消了其他繁雜的額外收費,使老百姓負擔減輕,生產力得以復甦。為了發展農業,了凡先生率領百姓在全縣大搞水利建設;疏導河流,築堤霸防洪;係河海的沿岸,種植柳樹,穩固岸邊及防潮水沖走沙石。又帶領百姓整治田土,開墾荒地,多植林木,了凡先生愛民富民的做法,深受百姓稱讚。
 
了凡先生一生不斷地做善事,孔先生算他五十三歲時壽終正寢,但他到六十九歲,身體還好好的,很健康,並且把自己身體力行,改變命運的事,寫成了一本書《了凡四訓》,傳給他的兒子天啟和後人。了凡先生改變命運的事,的確是應該使人深思的。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