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包含,蘊含
德:道德,德性,
納:接納,容納
垢:污垢,骯髒之物

 

師尊云:

「德性,是圓滿境界。有了德性,不論在聖在凡,
  皆能處世圓融,即使受苦毁謗,也能化於平淡。」

 

含德納垢的重要
(一) 提升自我
       語云:

       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

       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欲求為大

       人物,必今日能容天下之謗者,他日乃能受天下之譽,苟

       待物之量,小如蟻穴,曾一語之不能容,則其材力,精神

       為社會之蜚語所顛倒,又安有餘力,以事遠大之業耶?
 

(二) 普渡眾生
       道德經第四十九德善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矣。」
 

       活佛師尊慈悲囑語:
       我們修道要像大海,像彌勒佛心胸寬廣,不管別人好不好

       ,只要包容就好。那些給我們挫折的人、事、物,都要感

       謝,感謝他們幫助我們成就。氣度恢宏眼界要寬,要是只

       看到眼前,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修道人不能只顧三餐

       。作任何事情,對的就去做,不對的就不要去做,大公無

       私為眾生,一片公心。
 

       詩云:
       普渡有緣大悲心 渡化眾生無為行
       眾生沉醉苦海裡 生死輪轉苦不堪

 

(三) 修道有成
       尊慈悲:

       故修道論德氣,不論富貴;行道論品德,不論地位;成

       道論功德,不論銀錢,是故君子注重一切內在的修養,

       外在的豪華富貴。人之尊貴在於內德,有內德的人是心

       胸要寬廣、包容,容納一切事物,要低心下氣,不然很

       多事就不能接受。將心收回,「滿招損、謙受益。」有

       的人平步青雲,所以容易對自己太過滿意,太過驕傲,
       反而容易讓自己的心墜落。

如何才能做到含德納垢
(一) 培養德性
       德之立有三:心德、身德、口德
       德者  以正直之心來處事待人
       德者  以修持自身而培養內性
       德者  以外行其禮而謙恭低下
       德者  以譴其心慾而淡泊明志

 

       老師的話:

       修道之事  言善利人  合於口德  言不善害人 

       失於口德行 善道利人  則合身德  行不善害人 

       則失身德  決不可謗道  或品行不慎
 

(二) 效法水德
       道德經 若水章: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有以下的德性:
       i)  善利萬物
      ii)  自強不息
           論語 子罕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iii) 柔弱而剛

 

(三) 效法聖賢
       彌勒祖師:

       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祖師曰: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唾在我面上,隨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你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活佛師尊: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忍得一時橫逆,便增一番氣度。」
 

       覺者之語:
       為自己的人生立一個目標
       為芸芸的眾生立一個典範
       在滾滾的紅塵點一盞明燈
       在茫茫的苦海駕救世慈舟

 

       活佛師尊慈悲:
       修德為名其義重 字雖易兮甚難行

       首除我執我見在 行行重行不計辛
       再而渡眾出心力 豈是馬虎了事行

       種種事緣盡己作 德性流露人人親 
       好自參其奧義在 知行合一實修真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