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旺)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旺)矣?」曰:「保民而王(旺),莫之能禦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核)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刃)鐘。』王曰:『舍(捨)之!吾不忍其觳(酷)觫(束),若無罪而就死地。』
 
對曰:『然則廢釁(刃)鐘與(如)?』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亦)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旺)矣。百姓皆以王為(唯)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扁)小,吾何愛一牛?
 
即不忍其觳(酷)觫(束),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唯)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烏)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悅)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旺)者,何也?」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如)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旺),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胃)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旺),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旺),是折枝之類也。
 
 (1)說:「悅」的古字
 (2)詩云:詩句見《詩經·小雅·巧言》
 (3)忖度:揣測
 (4)戚戚:心動,感動的樣子。
 (5)鈞:三十斤。
 (6)秋毫之末:鳥尾上的細毛,是極細小的東西。
 (7)輿薪:一車薪柴。
 (8)許:同意。
(10)挾太山以超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即渤海。
(11)折枝:折取樹枝
 
藥師琉璃光王佛:
齊宣王心慕霸功。不知聖道。孟子提出仲尼之徒。正大堂皇。萬世學宗。不屑談桓文之事。欲宣王取法乎上。宣王卻有仁心。被物欲蒙久。見牛之生。不忍見牛之死。是一點愛物之心。惜未知輕重。
 
孟子次弟教導。仁民為重。愛物為輕。反覆譬之鏡花水月。一照便知。奈宣王仍是好利好戰。興甲兵為事。以寡敵眾。弱敵強。實不自量力。孟夫子總是望齊宣王發政施仁。而仁政宜發乎先王。歷歷與先王言王政,孟子舌弊唇焦矣。
 
「為」   - i) 知其不可為而為  
           ii) 知其可為而為
「不為」 - i)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ii) 知其可為而不為。
 
孟子曰: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是謂君子為與不為之道也!
 
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為之奈何」vs「且為之奈何」
 
如何有所作為
1. 見義而為 
   ~ 孟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 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
2. 重誠信 勿輕諾
3. 有恆心 
    ~愚公移山故事 
     愚公門前有座山  大山阻路彎又彎    
     愚公要把山移去  人們都說難上難
     可是愚公意志堅  開山劈石年又年    
     確信高山不加大  兒孫代代永相傳    
     一代一代接下去  那愁高山移不去
    ~精衛填海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