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名釋契此,五代後梁時期之僧人,明州奉化縣(今浙江寧波奉化)人。因常背負一隻布袋開口而笑,又稱布袋和尚、笑佛。相傳是彌勒佛轉世。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而且,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
 
因“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這和尚又名“契此”。早年在奉化嶽林寺出家,最愛遊化雪竇,在雪竇寺弘法,雪竇山由此被尊為“彌勒聖地”他在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於奉化嶽林寺東廡下石凳上。
 
傳後梁禎明三年三月三日,圓寂
於嶽林寺東廊盤石上,
臨終述謝世偈云:
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共和偈
是非憎愛世偏多
仔細思量奈我何
實卻肚皮常忍辱
豁開心地任由他
 
共和偈
若逢知己須依分
縱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無掛礙
自然證得六波羅
 
布袋和尚插秧歌: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布袋偈
我有一布袋
虛空無掛礙
展開遍十方
入時觀自在
 
忍辱偈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先睡倒
 
忍辱偈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
我也省氣力,他也小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三心偈全詩: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騰騰自在無所為。閒閒究竟出家兒。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
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非聖非凡復若乎。不疆分別聖情孤。
無價心珠本圓淨。凡是異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錫若登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
 
有人問大師有行李否?
以偈答曰: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睹人青眼在,問路白雲頭。
 
布袋和尚: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無掛礙,自然證得六波羅。
 
有人問和尚有法號否?布袋和尚
又以偈答: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
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混沌乾坤一殼裝
零落紅塵化陰陽
如今惟僧超度爾
飛上枝頭變鳯凰
 
行也布袋   坐也布袋
放下佈袋   何等自在
停也含笑   動也含笑
開顏含笑   相見有緣
 
七十一米樂山大彌勒大佛偈:
青山是佛佛是山
見佛方知佛無邊
海通法師失雙目
只為普渡眾生難
海通鑿大佛鎮惡龍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的人
 
彌勒勸孝偈:
堂上有佛二尊
惱恨世人不識
不用金彩裝成
非是栴檀雕刻
即今現在雙親
就是釋迦彌陀
若能誠敬事他
何須別求功德
不因攵母所生
且導你身何得
何必靈山燒甚香
只須堂上敬爹娘
 
三寶堂
我有三寶堂,裡空無色相
不高亦不低,無遮亦無障
學者體一如,求者難得樣
智者解安排,千古無一匠
四門四果生,十方盡供養
 
荷擔如來
肩挑明月橫街去
把定乾坤莫放渠
遇聖遇凡俱坐斷
寂光勝地可安居
 
生死佛家風
無生無死佛家風
不墮古今莫定蹤
解處圓明常湛寂
龍華雞足兩無蹤
 
一軀佛
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
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
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
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
體相本自然,清淨常皎潔
雖然是一尊,分身千百億
 
靈明超太虛
奔南走北欲為何
圓覺靈明超太虛
日歲光陰頃刻衰
目前萬物不差殊
 
靈明超太虛
自悟靈知須急悟
十方法界都包盡
莫教平地陷風雷
惟有真如也太迂
 
陷人坑
趣利求名空自忙
名利二字陷人坑
疾須返照娘生面
一片靈心是覺王
 
 
究理窮玄
關非內外絕中央
禪思宏深體大方
究理窮玄消息盡
更有何法何參詳
 
契此和尚
1.洩漏天機
2.蓮花生佛
3.降魔得寶
4.天堂變形
5.契此出家
6. 岳林修行
7. 天華度劫
8. 岳林東莊
9. 岳林擴建
10.西湖度刁蠻
11.福建化木
12,古井運木
13,天王法相
14,岳林坐化
15,三江口降龍
16,海通失目
 
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
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