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師尊:真修真行

 

何謂「身、口、意」三業
是指身業、口業、意業,將人類的行為分為身、口、意等三種類
「業」是行為,造作之意,不單只是包含善惡的行為,也包含行為的餘力所造成的習慣力在內。
 
活佛師尊慈語:
三業無虧,六根清淨
修行人要三業身、口、意無虧。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靜,你無虧,清靜了,才算是個清靜的修行人。
 
身業:殺生,偷盜,邪淫三種
口業:妄語、惡口、離間語、綺語
意業:貪、嗔、癡三種
合起來一共是十種罪業,稱為「十惡業」
 
修道要學的是清靜,智慧,而不是技巧性的知識,要精打細算的性命
解脫與否,而不是金錢名位,我們要向聖人看齊,不要跟凡夫比高低,
學學聖佛的腳步及德行,學學仙佛渡化眾生的慈悲與精神。
 
為何要真道真修真行:
本性之本源,本來俱足諸理。
 
六祖:
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 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 能生萬法
 
得明師傳授一指點,此乃是「求其知道」而己,故「求道」和「知道」以後,還要修道來實行,才能成道。
修道要見諸實行,修身立德:要學道祖的清心寡慾;孔聖的格物致知;佛祖的慈悲普度。
 
儒曰:存心養性
道曰:修心煉性
佛曰:明心見性
 
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怎樣才能做到真修真行
修道人最重要的是敏於事慎於行,遵佛規,實修「六度萬行」
 
「六度」即是六波羅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真道真修真行的工夫
聞得正法,抱道奉行,能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方法是時常
   心門關閉,心定行正。
善閉是修道行仁的首要功夫。
四勿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善
   閉的好方法。
「行道」乃是印證我們「知道」的要訣,如果不去行,則得不
   到真知。
   古德云:修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師尊:
平心萬念恆清淨,垂目七分常自省。
 
不求世間富貴榮華,只求做人心量寬大;
不怕別人是非毁謗,只願自己不卑不亢;
不怕人生崎嶇不平,但求自心常清常靜;
不怕苦海狂風巨浪,心先平定自有慈航。
立愿如戒律,戒律是讓自己不忘因果
守愿守戒,才能真行功了愿,能自律才是真修行。
任他足下污濁泥,安我心中清靜天。
 
心敬,心鏡,心競,心靜,心淨,心境。
心不靜則是非多,心平何來起風波。
 
月慧菩薩聖訓:
時運轉變至末秋,災厄重重橫地流;
識時務者當識透,速培功德積極修。
 
活佛師尊慈悲:
人在道場,心呢?
徒們辦事有沒有合作?
你們口講道理,尊前導後做到了嗎?
你們彼此之間,真情如手足嗎?
你們遵行了仙佛的訓文嗎?
你們依賴心除了嗎?
這人一心、那人一意。愈修愈迷糊,憑你們這種修法、態度,能闖過難關嗎?
結果真的能回去嗎?
心不能平,也不能低,
 
立的愿都腳踏實地做了嗎?
修道人心地要善良,
為師要你們慈心、忍耐,
把怨恨化為忍,再把忍變為慈心。
正人君子心沒怨恨喔!
 
在什麼位置就做什麼,
依自己的能力,不要弄巧成拙。
道場需要各種角色,各種智慧,
依真理、良心,不論世事如何變,
環境怎麼變遷,合作、同心、團結、慈悲當好好謹守。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