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誠意
閒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 言欲致
吾之知 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蓋人心之靈 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 莫不有理 惟於理有未窮 故其知有
不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 必使學者 即凡天下之物
吾之知 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蓋人心之靈 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 莫不有理 惟於理有未窮 故其知有
不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 必使學者 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 而益窮之 至於用力之久 而一旦豁然貫通焉 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 而吾心之全體大用 無不明矣 此謂物格 此謂知之致也
「課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字解]
惡好上字皆去聲。毋莫也。欺瞞昧也。惡臭穢氣也。謙虛心也。慎獨者慎其所獨知之地。不欺自心。不欺自天。
惡好上字皆去聲。毋莫也。欺瞞昧也。惡臭穢氣也。謙虛心也。慎獨者慎其所獨知之地。不欺自心。不欺自天。
[節解]大學一書。乃一氣連貫。不可思議焉。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一語。即不欺自心也。如欲不欺自心。必先將真信立定。真信立定。毋欺自心。即無欺于天矣。空洞至淨之理天。念念居于我性天也。如惡惡臭者。理欲本不能融合。
冰炭又安能相濟乎。理存欲亡。欲生理歿。兩視為仇矣。然我大中之真信立定。不欺自心。不欺自天。則欲念無隙可乘也。如是則厭欲如臭。離我自遠矣。私欲淨盡。天理流行。性若懸珠。群魔潛伏。
五常之德。性體本具。率性中所具之五常。而實踐之。力行不怠。猶好好色之篤也。謙者虛也。性本虛空。如滄海焉。無細流之不納。推廣行遠。則臻于至理矣。是故成德之君子。必慎其獨者何也。
君子以虛為實。小人以質為實耳。故君子修不睹不聞之性。小人爭有形有質之財。終結虛無常在。形質消歿。是以君子處于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則儼若鬼神在側。未敢少萌欲念也。此以虛為實者矣。
「課文」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字解]
閒居獨處也。厭然消沮閉藏之貌。掩藏也。著彰也。肺肝皆五藏之一。肺管呼吸。肝管藏血。
閒居獨處也。厭然消沮閉藏之貌。掩藏也。著彰也。肺肝皆五藏之一。肺管呼吸。肝管藏血。
[節解]這一節不宜向身外而言。須向身中自覓。人身亦有君子小人之別。大中至正之性天。乃君子。奸詐邪宄之私欲。乃小人。往往理不勝欲。然私欲之小人。終難欺原性之君子也。故孟子曰。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庵焉。
自欺自佛。必形于色。故人在閑居。私欲之小人。紛紛繞繞。所思所念。無一善者。思念一起。頃刻千里。心思某處之聲色貨財。縱相隔迢遞。可一思即至。環球雖大。思念欲窮其境。只頃刻耳。但自佛自天。有時昭著。則欲念失神。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偽也。而我自佛以真視偽。如秋風卷落葉之速。肺肝歷然。絲毫難昧。則私欲之小人。有何益處。所謂誠其意者。須將己身心猿意馬。牢牢拴穩。立真誠真信。則乘隙紛繞身中之小人。束手受擒矣。如是縱獨處于室如對青天也。
「課文」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字解]
嚴威嚴也。
嚴威嚴也。
[節解]十目非十方之目也。十手非十方之手也。試觀十字。通天徹地。橫貫四方。大無不包。微無不入。十目十手安得向外覓乎。人心血心。乘機萌動。則我自性。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威嚴無私。安可得而欺也。至于深解。老仙不敢泄焉。速求天道。則自明了。
「課文」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故君子必誠其意。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故君子必誠其意。
[字解]
富足也。潤光澤也。胖音判。
安舒也。
富足也。潤光澤也。胖音判。
安舒也。
[節解]此節非從皮面而論。須先向心性探討。富者人人皆有。或問曰。是何言歟。人皆富則無窮乎。吾曰非然。人人性中各具五常之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有何富貴之別。然降落后天。被聲色淹沒。雖
富而不知其富。聖人覺性故富。凡人迷性故窮。富窮之分。在人覺與迷耳。如吾人能將原性復明。則亦如聖人之富矣。富者性圓明也。屋者體也。性光圓明。流溢著外。豈不潤我體乎。德潤身之德。即性中
之五德。率五德實踐力行。而親民度眾。則我菩提之身。枝葉丰榮。花蕊怒放。菩提者身中五氣三花耳。此所謂外功圓滿。五氣不煉自朝元。三花不修自聚頂也。內外之功具足。則我心台廣大。性體安舒矣。故心廣者心止性耳。體胖者性體圓明也。故君子欲心廣體胖。必須先誠其意。意皈心。心止性。始覓其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