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習,知曉,悟,
為學日益: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
為道日損:一天比一天減掉自己的妄念。
 
人生在世,不能離學,可是在學的方向本有二條路,一是所謂為生存而學,由於生活所需,故不能不學些社會人生上之知識,作為求職就業創世立身之基礎,是乃人生之常情,古今中外自有羣居社會以來,已成定規,故本沒有非議之餘地,可是這若以道的對證來說時,
 
這種學來的智識,不是為求名就是圖利,或者就是與物慾之貪得上牢牢的併在一起,因此就有商確的必要了。蓋這種所學本為生存,可是在生活之所需是夠以後,就當知足知止,這並不是教人頽萎的不長進,而是在心理上要衛生清淨一些而已。
 
同時人若不貪不妄,就可利用暫短的生命和有用光陰,多作此君子上達之大事,這才不致醉生夢死的枉費一生;故嚴格說來;這學與慾有相輔為用關係,所以就成了滿足慾望之工具,因之所學愈多其慾便愈是個頭萬緒,這就成了日益一日之現象了。
 
另一是為明道而學,這與生活環境與條件完全無關,更不論貧富賤賢與不肖,凡有志者皆可光大致遠,雖說這心性道德之學,本是不學而知,和不學而能的與生俱有,但因人之積習已深,累慾已重,
 
再加上歷劫以來的因果牽纏等,因其迷已久所以仍要經過學之階段方向。不過這種上達之學與世俗之學二者,其不同處是世俗之學要在向外吸收,多多益善;而這上達之學却是向內返觀,愈返愈精,故不但不應外物,而且更須積極的消除外務,這樣才能慧光復明,性德復出,換言之慧光愈明,外務便愈少,此增一分,彼減一分,直至入污泥而不染,
 
遇順逆變遷皆能泰然不入時,這道德之學才算入其三昧了。這就是隨道之進步而損外誘的意思。
是以老子之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便是由為道日損而促成,絕學無憂就是指出「為學日益」之不當,其主張損之又損,
 
就是損其外來之物誘和內在之妄心,這些如能盡損之而至於無的境界時,則就是明性復出之時變,是即本章之章旨。為學日益,學是後天知識之學,凡一切屬於名利物慾之攝取上,謀求相應之方法者均是。
 
此學主動在於思想(實際是妄念),來支配耳目以廣見聞,然後層層的印現於大腦中,由此所謂知識豐富的人生,就是由各種所學積累而來的。故人自有生以來,由孩提咿呀學語及學習飲食著衣開怡,知道了有所愛惡,這就開始染上物欲,以後隨年齒之漸增和還境之薰染等,
 
那麼愛惡愈深而物欲便愈重了,及到成年以後,視名利財貨權勢地位等為人生唯一生趣時,這便以其所學變成一種求取上之工具,無所不用其極的一發不可收拾,這樣下去學愈多便求取愈益,求取愈益則物欲也愈深,是即除明道的人以外之一般現象,這叫作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一天天去掉自己的妄念.雜念,以所為道日損,修心為了什麼?
當年有人問佛陀:通過修心,你究竟得到了什麼?佛陀說:我甚麼都沒有得到。
 
這人說:那你還修心做什麼?佛陀微笑著說: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失去的東西,我失去憤怒,憂慮,悲觀,沮喪,焦慮不安,我失去自私自利的貪嗔癡三毒,失去了凡夫俗子的一切無知和習氣業障,我也失去了對老和死亡的恐懼。
 
結詩云:
為學日益為道損,損中求益益中損,積學進道兩功全,自入性天玄妙門。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