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六祖: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道德經: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好好用工,向靜中去求即可。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又云:「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不學無才,不靜無以成學」。


故傲慢者,則不能研精;急躁者,則不能理性。若向靜中求出之才,才德兼優,與世之文人,由文字中得者有別。何以故?明心見性後,一片佛心運事,一片佛理耳!

 

《誡子書》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


才,非志無以成學。

 

孟子亦云: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如何可達「明心見性」的境界呢
(見性成佛)
一、持齋茹素,簡樸生活
     (回歸單純、潔淨靈性)

 

    快樂健康長壽守則:
    1.少吃葷 多吃素   2.少飽食 多分餐
    3.少放鹽 多用酣   4.少油炸 多蒸煮
    5.少吃甜 多吃苦   6.少狼吞 多咀嚼
    7.少偷懶 多跑路   8.少熬夜 多睡足
    9.少荒廢 多看書  10.少放縱 多約束

   11.少生氣 多忍耐  12.少找渣 多讓步
   13.少批評 多讚賞  14.少煽火 多勸阻
   15.少抱怨 多祝福  16.少苛求 多寬恕
   17.少嫉妒 多佩服  18.少貪求 多知足
   19.少盤算 多糊塗  20.少驕傲 多謙虛

 

二、寧靜自在、心無罣礙
    古云:
    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古詩云: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三、放下萬緣、一性是真、萬緣皆假
    佚名箴言: (一本書名:放下快樂為題的作者的開場白的箴言)

    懂得放下心中的「貪念」就能知足常樂;
    懂得放下心中的「傲慢」就能虛心學習;
    懂得放下心中的「執著」就能通權達變;
    懂得放下心中的「妒忌」就能欣賞別人;
    懂得放下心中的「憎恨」就能寬恕別人。
    懂得放下心中的「煩惱」就能一切自在。

 

    金剛經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活佛老師慈悲:
    我們時時自我要求,邪淫不生於心,是非不出於口,念念清靜純

    善,言言誠懇無欺,多為別人付出,福慧就在其中增添;少為自

    己爭奪,牽纏定於此處消減。熱心助人,不嫌棄貧賤,仔細觀照

    塵世間的缺欠,安份守己,不強求富貴;用心體驗生命中的具足

    ,不念舊惡,知足感恩,寧靜的心靈,散發溫馨的氣息。不但做

    自己的貴人,更做父母、子女、先生、太太、親戚、朋友以及眾

    生的貴人,為自己造福,也造福人群,造福這個世界。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