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句) 三官慈悲大帝主
三官大帝 - 三位古代的聖王,堯、舜、禹歸空後奉為三官大帝,分別
是天官、地官、水官。
堯帝 - 是上元賜福天官一品紫微大帝。
舜帝 - 是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
禹帝 - 是下元解厄水官三品洞陰大帝。
而三官大帝的職責是為人祈福、赦罪 、解厄。 這是民間對三官大帝的認識。
是三官大帝負責為求道者主持 「龍天註冊」之事,以及對三曹赦罪 (天曹、人曹、鬼曹)。
皇母訓子十誡~第四誡:
爾九祖在輪迴日夜盼望
盼爾等行功德超脫汪洋
一念差墜下去不算怎樣
連累了上祖先痛哭泉黃。
九玄 - 子、孫、曾、玄、來、昆、仍、雲、耳。
七祖 - 父、祖、曾、高、太、玄、顯之七祖。
(第三十八句) 赦罪天曹救眾生
赦罪 - 赦免罪業
天曹 - 三官大帝主持天曹註冊事
救眾生 - 救護芸芸眾生
(第三十九句) 救苦天尊來救世
救苦天尊 - 救苦天尊即太乙真人,亦稱為太乙救苦天尊。
(第四十句) 親點文部揭諦神
親點 - 就是親自點將(天將、天官),指定並率領。
文部 - 就是吏部,文部就是百官,在這裡指所有天官。
揭諦神 - 轄管五方的揭諦神,為查察功德善惡之文部護法天神。而
揭諦神是來協助彌勒祖師查察修行者之善惡功德。作籙籍
的升降。
籙籍 - 籙,簿册;籍,戶籍。
(第四十一句) 八大金剛來護法
八大金剛 - 八大護法天王 ,全名為「八大金剛明 王」,又稱「八大
明王」。「八大明王 」出自《大妙金剛經》,由八大菩
薩衍生出來。
明 - 破除愚闇的智慧光明。
根本無明 - 無始無明的別名。
八大菩薩 - 即「觀音、金剛手、文殊、彌勒、 地藏、虚空藏、
普賢、蓋障」等八位菩薩
來護法 - 奉請八金剛、四菩薩之部眾,一起來護持一貫真傳。
(第四十二句) 四位菩薩救眾生
四位菩薩 - 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位菩薩。依混元布袋真經
所示,這四位 菩薩代表著「悲智願行」。
救眾生:救護芸芸眾生。
觀音菩薩象徵慈悲 - 悲
文殊菩薩象徵智慧 - 智
地藏菩薩象徵立志發願 - 願
普賢菩薩象徵行功了愿 - 行
(第四十三句) 緊領三十六員將
緊領 - 緊急率領
三十六員將 - 據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 (亦稱北遊記)
稱:三十六天將均 為真武大帝收伏的神將,得玉
帝封 隸屬真武麾下三十六天將。
(第四十三句) 緊領三十六員將
三 – 聖、身、心合一
十 – 自性寶地
六 – 六根
(第四十四句) 五百靈官緊隨跟
五百靈官 - 五百位仙官。
緊隨跟 - 五百靈官緊隨救苦天尊來扶助彌勒成大道。
(第四十五句) 扶助彌勒成大道
扶助 - 扶持協助
成大道 - 扶助彌勒祖師成就菩提大道,「成 佛之道」。是救渡一切
眾生都走向成佛之道。
(第四十六句) 保佑鄉兒得安寧
保佑 - 保護庇佑。
鄉兒 - 指原胎佛子。
得安寧 - 得到超生了死之菩提大道, 達到安康寧和。
(第四十七句) 北方真武為將帥
北方 - 北方之玄武神或稱玄武帝。
真武 - 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玄武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回家之一,根據
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北方的靈獸,形象是黑色的龜與蛇,代
表的季節是冬季。
將帥 - 指玄武神居北方,統領所有天兵天 將,故稱北方之將帥。
(第四十八句) 青臉紅髮顯神通
青臉 - 為水將,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
紅髮 - 為火將,名「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他們都是玄天上帝的左右二將,大顯神通,亦來扶助彌勒收圓大道。
顯神通 - 大顯神通力扶助彌勒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