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 - 眾數,眾人

- 交往,往來,言行

- 啟發,教化

- 選擇、挑選

其善 - 他們的善行

- 遵循,效法

不善 - 惡習,惡行

- 改惡從善

  

何晏注解: 我三人行,

           本無賢愚。

           擇善從之。

           不善改之。

           故無常師。

 

證嚴法師云: 是非當教育,讚美當警惕;

             嫌棄當反省,錯誤當經驗,

             任何事好壞,都是我功課。

 

蘇格拉底云: 恕己一過,則萬過由此而生。

 

唐太宗云: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陶覺云: 修道須日日改進,

         一但無過可改,

         則一日無步可進。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天生德於予-上天賦予的天良善性

-

 

-宋國的司馬(即司法大官,主管軍事行政長官)

姓司馬、本名向魋,因為是宋桓公的後裔, 所以又稱桓魋。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 何?

其如予何-能對我怎樣。

 

包曰: 天生德性,授我以聖,

       德合天地, 吉無不利。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

        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三子-各位學生。

隱乎-保留,隱藏。

 

程子曰:聖人之道猶天然,門弟子親炙而冀及之,然後知其高且

        遠也。使誠以為不可及,則趨向之心不幾於怠乎 ?故

        聖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獨使資質庸下者勉思企

        及,而才 氣高邁者亦不敢躐易而進也。

 

呂氏曰:聖人體道無隱,與天象昭然,莫非至教。

        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魏徵遺言: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用善人則 國家安定,任用惡

         人則國家衰落。君王對於大臣,有的喜歡,有的厭惡。

          恨誰就看到他的過錯,喜歡誰就只看他的長處,這是

          很危險的。

 

如果君王能在喜歡的同時知道其短處,在恨的同時知道其長處,剷除邪惡不猶疑,任用賢才不猜忌,國家就可以興旺發達了。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四教 - 四種教學方針

- 文獻—詩書禮樂文獻典籍。

- 德行修養。

- 盡己之謂忠,誠實忠厚。

- 真實之謂信。誠實不輕諾。

 

蘇軾云: 胸無城府心常泰 

         腹有詩書氣自華

 

陳繼儒先生曰: 讀書不獨變人氣質,

               且能養人精神

               明理義攝心也。

 

看經警文云: 夫看經之法,後學須知,

             當淨三業若三業無虧,

             則百福俱集。三業者,身口意也。

 

看經警文云: 一、端身正坐,如對聖容,則身業淨也。

             二、口無雜言,斷諸嘻笑,則口業淨也。

             三、意不散亂,屏息萬緣,則意業淨也。

內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於真源,

 

行—修養德行

    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

                而親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忠—存心忠厚

    曾國藩夫子云: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誠,為天下倡。

 

信—處事信實

    諸葛亮曰: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失盡民心。

              己能守信,人始信之;如其無信,人必不信之。

 

     李充曰: 文以啟其德,行以積世行,

              忠以立其節,信以全其終。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