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行:按照聖人之教化,做有益他人的事而能成就聖賢就稱為利行。

 

心: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其意即謂心能思善,思理。

之:乃介詞;是"的"之意。

懼:懼怕,驚恐之意。
心之懼:就是指內心之恐懼,敬畏。

 

什麽是心之懼?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畏小人心,畏血心,畏反覆心,畏獰笑,畏冷笑,畏刺骨笑。

 

論語季氏篇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三畏:三件應當敬畏的事。
畏:心所謹慎,敬重畏服的意思。
天命:朱熹夫子註解: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

 

大人:何晏集解:大人,即聖人,與天地合其德。

聖人之言:指古代聖人遺留下來的精深的言論著作。

 

畏小人心:畏懼自己有無起小人之心去應事接物。

小人:就是無德智修養、人格卑劣的人。


論語季氏篇孔子曰: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狎:狎褻,怠慢而不尊敬的意思。
侮:輕侮,侮慢而不尊重的意思。
訕謗聖賢:對於古聖先賢,不能夠恭敬的崇奉,竟然敢任意的毀謗。

 

畏血心:畏懼我們是否經常以血心用事。

血心:就是血肉之心,即是心臟。
以惡為能:以作惡,做惡事而認為是能幹。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小人心,畏血心,畏反覆心,
畏獰笑,畏冷笑,畏刺骨笑。
畏反覆心:畏懼自己有否變易無常反覆不定、出爾反爾,不守信德。

信:信實之意。
古德云: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畏獰笑:畏懼自己有否對人起了凶惡,凶暴,陰狠.邪惡的心念而發出

        的奸笑。

 

佛說:
凶狠暴戾的人,就像惡劣的壞馬一樣,很難加以調服;人若是凶狠暴戾,就很容易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不肯服人。因此就會好容易去造惡招怨而種下惡因!

 

畏冷笑:畏懼自己有否對人起了譏誚、輕蔑的心而發出的笑。

譏誚:譏諷,嘲笑之意。

輕蔑:任意的輕視,欺侮,作賤之意。

 

唐太宗說: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歷史上的聖王,都是愛護百姓;而替代君王治理州縣的官吏,就更應該要體會這個道理!不應任意的輕視,欺侮,作賤人民。

 

畏刺骨笑:畏懼自己有否對人起了機謀很深,陰險害人的心而發出令

          人感到深入骨髓,不寒而慄的笑聲。

 

包貯險心:表面上裝出一幅笑臉迎人和善的樣子,但是骨子裡,卻包

          藏著陰險害人的心。

 

楞嚴經:

若是一個心地險惡、胸腔包藏著害人之心、使人無法覺察到的人;他就會在和人談笑之間,暗地裏埋下了戈矛;設下了陷阱;心地的巧詐陰險,連高山峻嶺與及深河急湍之險,都比不上

 

如何培養心之懼呢?

(一)戒:警戒(警惕)自己。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二)慎:小心謹慎,慎獨之意。

    慎獨:指的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

         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

 

(三)恐:害怕自己言行上犯錯。
    儒聖之四非:
    非禮勿視- 不合理,不合禮者,視之不見
    非禮勿聽- 不合理,不合禮者,聽之不聞
    非禮勿言- 不合理,不合禮者不輕言。
    非禮勿動- 不合理,不合禮者不妄動。

 

    惡者就是三業不淨:
    身業:殺生- 為口腹之慾而殺生害命,或遇到不順心就暴怒,傷

                害人命物命。

          偷盜- 未經他人同意而拿取或搶奪他人財物。

          邪淫- 正式夫婦以外之男女關係。

    口業:惡口- 性情暴噪心地兇惡,遇不如意之事,即開口傷人,

                胡亂罵人,或詛咒人。

          兩舌- 唆使他人訴訟,挑撥離間,害人父母子女不和,兄

                弟反目,夫妻離緣。

          妄語- 不審察事實,就胡言亂語,顛倒是非,亂談不忠不

                信之話。

          綺語- 用花言巧語,講不正邪話,引誘人起邪思妄念而作

                惡。

    意業:貪慾- 即貪財利、貪名聲、貪便宜貪色、貪食、貪睡..等

                。

          嗔恚- 遇不合意之事,滿腹恨氣,含不平念頭,而恨上怨

                下。

          愚痴- 即不聰明,無智慧,作事糊塗,又昏昧迷沉、不識

                事物之理,亦不聽人教訓,自作自專。

  身善業:不殺生- 多放生靈,保惜活物之命。

          不偷盜- 要施財物,以周濟貧苦

          不邪淫- 成全一個清淨佛身,以顧人之名節。

  口善業:不妄語- 須說忠信,合理之言。
          不惡口- 須變慈悲之口。
          不兩舌- 須能說方便利人,講道德仁義之語。

          不綺語- 須說公明正理,勸人行善之言。

  意善業:不貪慾- 要樂捐布施,救難濟急
          不嗔恚- 要接受人教導,慈悲以忍耐下氣,永不恨上怨

                  。

          不愚痴- 要不恥下問,不再驕慢不再

 

(四):得緣又失緣愚想。

    皇母慈悲:
    爾九祖在輪迴日夜盼望
    盼爾等行功超好脫汪洋
    一念差墜下去不算怎樣
    連累了先祖上痛哭泉黃

 

    活佛師尊慈悲:
    一念一思定上下  聖凡異路在心間
    志於道者行聖務  戀於情網心只煩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