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妄乃是胡亂,任意,虛妄不 實之意。
心:思維,意念。
妄心:內心虛妄分別之心。即是雜染虛假,生滅轉變之心。
亦即是能生起善惡業之妄識。
詩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苦,癡人認作本來人。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喜- 歡喜,怒-憤怒,哀-悲傷,
懼- 害怕,愛-喜愛,惡-厭惡,
欲- 欲望。
六欲:色,聲,香,味,觸,法
色- 是指美麗的色相。
聲- 是指婉轉的聲音。
香- 是指芬芳的香氣。
味- 是指可口的味覺。
觸- 是指適意的觸樂。
法- 是指所有事物及現象。
佛云:諸法不竟空
妄心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個是執著。
第二個是分別。
第三個是起心動念。
為何會起妄心?
夫妄心由何而起也,因酒色財氣名利恩愛所牽引也。
一. 妄想酒以養身,豈不知酒中之害,迷真亂性,人身氣脈與天 地同其
昇降週流循環,一飲酒氣脈不順則身中之星度錯亂矣星度錯而壽元
折也。
活佛師尊慈悲:
酒不是葷,但它是一切罪惡的開端,一喝酒殺盜淫妄都在神智不淸
中發生,等酒醒已成定局,故此必須戒酒。
ニ. 妄想色以親身,豈不知色中之害,刮骨攝魂,人身以精而成氣,以
氣而成神,有此三寶,人方長壽,一貪色則精洩不能生氣,氣衰不
能生神,三寶耗散而壽元損也。
告子曰:食色,性也。
古德云:上藥三品,神與氣精。
三. 妄想財以肥家,豈不知財中 之害,朝思暮想,苦勞千般把你一點精
氣神耗散,縱有萬金之富,難買無常不叫,一口氣不來,赤手空拳,
分 文難帶,孽隨性,四生六道轉變無休,深可嘆也。
佛云: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四 .妄爭閑氣,以逞光棍,豈不知氣中之害,小事不忍,難 成大事或人
命是非,牢獄枷 銷傾家敗產,妻埋子怨,悔 之晚矣。
論語顏淵篇-
孔子:「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親。」
活佛恩師慈示: 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海闊天空。
五. 妄想名以榮身,豈不知名中之害,習文以勞其心,習武以勞其形,碌
碌一生,縱然官陞極品,難買長生不死,為忠臣為良將,死後為神,
為奸黨為逆賊,死墮沈淪矣。
詩云:刀筆為官數十年,
是是非非幾萬千,
一家飽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寃。
六. 妄想恩愛以温身,豈不知恩愛之害,你有銀錢衣食,妻則敬子則孝你
若貧苦,妻必不賢子必不孝 雖有賢孝者必被妻恩子愛所累, 一口氣
斷,誰是妻,誰是子,所 做之罪自己抵擋,妻子雖親亦難 替你受其
罪也。
皇
慈悲: 貪嬌妻戀愛子大夢一場
如何對治妄心呢?
(一)除三毒(貪,瞋,痴)
一. 貪:貪- 對順的境界起貪愛。
活佛師尊:有爭功好勝則貪
有逞強恃能則貪
有自專自是則貪
有急功自矜則貪
有嫉妒他賢則貪
活佛師尊:將貪妄化為好善
將奢求化為布施
將執著化為達觀
活佛師尊:修道不要貪得,我得人必失
不要貪利,我利人必害
不要貪榮,我榮人必辱
不要貪名,我有美名人必有愧。
二.瞋:瞋- 就是瞋恚無忍。
恚- 音胃 憤怒恨怒之意。
活佛師尊:修道要以智慧心除瞋心,
智慧心就是慈悲心。
慈悲:予樂為慈,拔苦為悲。
活佛師尊: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忍得一番橫 逆,便增一番氣度。
三.痴:痴- 就是愚痴。
愚痴- 就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
邪行。
中庸孔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
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
知- 音志;聰明之意。
罟- 音古;網也。
擭- 機檻也。
陷阱- 坑坎也。
中庸孔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 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
。
呂祖:孔子說:人人各具圓明之性,落於氣象,被世俗一切薰陶冶染
,遂認逆旅為家鄉,執血心為吾主矣。而猶恃聰明自謂予知,
豈知已將具體之性,驅於罟、擭、陷阱之中而己猶未知也。
壇經六祖曰:一燈可除千年暗
一智可滅萬年愚
(ニ)守玄觀心以除妄心
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詩云:妄念一動神即遷
神遷六賊亂心田
心田一亂身無主
六道輪迴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