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回歸
天: 理天
五資糧: 五種必備條件
德性、戒律、心念、火候、愿行
心念: 思想.意念.起心動念.(有正,有邪,有善, 有惡)
心念對我們回天有何重要 ?
心念造因果
心念定升降
心念決成敗
心念造因果
語云: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語云: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心念的重要
(一)心念有善惡:
負面的心念: 貪瞋癡,傲慢忌妒,自私怨尤,投機懈怠.
正面的心念: 心地善良,寬容禮讓,慈悲智慧,無私無我.
孟子曰: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太上感應篇: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
而凶神已隨之。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六祖惠能大師:一切福田, 不離方寸。
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 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二) 心念決成敗
南海古佛: 苦修苦煉二十年 感動觀音下凡塵
美色不貪財未斷 尚須再修二十年
(三) 心念定升降
語云: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
一念善則升天堂是仙佛
一念惡則是地獄是惡魔
如何保持好的心念 ?
(一) 覺照心念
地藏菩薩: 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惡,無不是罪
經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詩云: 眼觀美色起淫念 耳聽邪音出穢言
鼻聞香味思飲食 口貪生靈開殺戒
身貪淫慾動妄念 意追邪情起思維
第一心之亂,急於言,急於行,急於知,暴其身,躁其心,煩其腦
,氣於肚。
第二心之慢,緩於言,緩於行,緩於事,緩於知,怠其身,惰其心
,有若無,實若虛。
第三心之愚,來事不悉,是非不明,真假妄從。
第四心之邪,好意變惡,惡意善從,邪說作真,邪風作證
第五心之疑,修道理不明,見景起邪情,一聽二引心無主
第六心之狂,眼見不廣,耳聽如風,識物皮毛,看於外表,出言語
大,作事無忌,不明內裡,不知進退。
第七心之防,好太過,情太深,言太重,色太美,好景不常,情深
義薄,言重必衰,色美易傷。
第八心之危,虛用意,假用情,面冷色,恤愁於善,言熱刺語,愛
則喜,惡則道。
第九心之惑,利求己,害求人,順於此,逆於彼,勤於始,怠於終
,反其貌,露其容,求其安,亂其心。
第十心之過,見利貪,見物愛,見色受,見命求,見景動,見情變
,見異遠,見事卸。
(二) 遇考不退
八大考: 內考 外考 顛倒考 順考 逆考 奇考 氣考 道考
三天主考: 手提考試卷 一篇又一篇 先把品格驗
再把功德添 禮節誠敬獻 火候煉周全
若有瞋意念 即墜入魔圈 或是勢利眼
慢上罪欺天 修道憑金線 啟後承上焉
若逞己能辦 有錢反遭愆 犯者速檢點
否則勾出盤
皇:運轉白陽道易修 不須遠俗住林幽
但將倫德行無愧 即可歸根脫苦流
語云:求道如牛毛 成道如牛角
禮囑:你若愿不能了,難把鄉還。
(三) 正見正念
正見: 正當的見解
正念: 正當的意念
濟公活佛慈悲:
德若不培 難顯道尊 德若不培 難擔大任
德若不培 難轉命運 德若不培 難改氣質
德若不培 難轉法輪 德若不培 難登聖域
德若不培 難回理天 德若不培 隨業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