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 - 不是兩個極端、唯一、絕對
法 - 事物認識的規範
門 - 修行的門徑
 
不二法門的重要/好處
1.靈性故居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爾時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
  :「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
  為入不二法門。」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
  「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
  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
  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儒: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釋: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道:修心煉性,抱元守一   
  耶:洗心移性,默禱親一
  回:堅心定性,清真返一
 
  《性理題釋》:
  在天謂理,在人謂性。理者,萬物統體之性。性者,物物各具
  之理,人人有,而不知其有,知此者,大化神聖,迷此者,墜
  入鬼關。故曰千經萬典,不如一點。其點統四端而兼萬善。
 
2. 清淨無為
   活佛恩師慈語: 什麼叫不二法門?
   他做的是對的、他做的是錯的,這樣就有是跟非,就有一、二
   了。你修的上乘法門,那你有沒有不二呢?你天天都在一、二
   、是、非、善、惡、好、不好,那你怎麼樣超氣入理呢?
 
   活佛恩師慈悲: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的本性是父母親未生之前的本來面
   目,靈靈覺覺,清清靜靜妙法身,因本性的一念不覺,無始的
   無明由天性落入人性,產生了自我意識,俗稱識神或靈魂,佛
   教講中陰身,是不清靜的。心由意識的世界,含藏了無量世以
   來無量的善惡種子,有深層有表層,那就是緣起與緣滅的過程
   。 
 
   大學: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
   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
 
   無為(一)  >  有為 (二)
                 天性  | 人心
             大公無私  | 私心
                 犧牲  | 怕死
                 自然  | 不自然
                 公平  | 不公平
                   常  | 無常
 
3. 自在解脫
 
image
 
    六祖壇經: 
    『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
    名解脫香。』
    『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
    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
    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如何實行不二法門?
1. 反觀內照
   圓覺經云: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
   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
   月。」
 
   圓覺經云: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活佛濟公慈悲:
        眼觀諸相莫住塵,耳聞音聲勿動心,
        鼻嗅芬芳神莫遷,舌嚐美味莫染薰,
        身在塵境莫逐塵,意守玄關妄不生,
        六根不隨六識轉,縱在塵紅亦超塵,
        觀空無我多自在,如在蓬萊復我真,
        千般煩惱鎖心頭,原來執著心未休,
        若懂放下隨緣過,自在逍遙覺路修。
 
    <養真集>
   苟求化偏之不善,而歸於中之善也,須於動機之時,密密省察
   ,是發於理之中者,擴而充之,是生於形之偏者,絕而去之,
   久而理自常存,欲自消也。
 
2. 修道三不離
   不離道塲
   不離經典
   不離善知識
     
3. 懺悔發愿
   古德云﹕
   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
   風停浪還湧,理現念猶侵。 
 
   詩云:
   象乃幻境實非真  由緣所生現世塵
   心若不著隨緣過  生滅隨緣妄不生
   亦苦亦甜陰陽配  隨喜隨悲煉修行
   心不攀緣生動蕩  滅心守玄助修心
   萬緣放下無執著  法相亦除彼岸登
   唯是眾生隨境動  心發悲願效佛耘
 
如何實行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
調寄:橄欖樹
(得一踏進覺岸船上 拋開二邊不執相  將兩邊歸一  拋開相對 海量)
執中貫一法聖賢樣  堅守自性真空相  衝出顛倒世間  捉緊方向 發亮
終有一日 衝開迷惘返理鄉 返理鄉 越過阻礙向上翔佯  悠然住守在一鄉  覺性守一如  貪嗔與愚痴 不想  發願應心不二  復真樣 (重唱)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