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有能持誦,消兇聚慶;求子得子,求壽得壽;富貴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獲;萬禍雪消,千祥雲集;諸如此福,惟善可致;吾(帝)本無私,惟佑善人;眾善奉行,毋怠厥志。
 
有能持誦,消兇聚慶;求子得子,求壽得壽富貴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獲萬禍雪消,千祥雲集;諸如此福,惟善可致 ,吾本無私,惟佑善人;眾善奉行,毋怠厥志。
「吾」讀音 帝
 
太上感應篇 :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福祿隨之。
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為必成。
 
諸如此福。惟善可致。
帝本無私。唯佑善人。
眾善奉行。毋怠厥志。
 
如何依經奉行 ?
(一) 諸惡莫作
     惡:不善,罪惡,邪惡,兇惡,不良的行為 。
 
     諸惡莫作
     所有惡事,惡行 違背天理,
     損人利己的事, 全部都不要做 。
 
     十種惡業 :
     身三惡: 殺 盜 淫 (殺生, 偷盜, 邪淫)                                  
     口四惡: 惡口、兩舌、妄語、綺語                      
     意三惡: 貪 瞋 癡 (貪心,嗔恨,愚痴) 
 
     以下是關聖帝君教人“諸惡莫作”的細目:
     若存惡心。不行善事。淫人妻女。破人婚姻。壞人名節。
     嫉人技能。謀人財產。唆人爭訟。損人利己。肥家潤身。
     恨天怨地。罵雨呵風。謗聖毀賢。滅像欺神。宰殺牛犬。
     穢溺字紙。恃勢辱善。倚富欺貧。離人骨肉。間人兄弟。
     不信正道。姦盜邪淫。好尚奢詐。不重勤儉。輕棄五穀。
 
     不報有恩。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誘愚人。
     詭說升天。歛物行淫。明瞞暗騙。橫言曲語。白日咒詛。
     背地謀害。不存天理。不順人心。不信報應。引人作惡。
     不修片善。行諸惡事。官司口舌。水火盜賊。惡毒瘟疫。
     生敗產蠢。殺身亡家。男盜女淫。近報在身。遠報子孫。
 
     南極仙翁云:
     因天時緊急,大劫燃眉,因果報應以十二倍的速度在進行!
 
     關聖帝君慈悲:
     因果一次大清算,六萬年宿世因果債,
     一次大清算,果報斤斤論斤算。
     水劫 、火劫 、土劫 、 五毒、血劫各大災難。
                                                
     華嚴經云:
     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合時,果報還自受。
 
     人人都有冤欠,人自寅會降世以來,已有六萬多年,造的冤
     欠甚多,輪迴路上冤欠多。六萬年來你們所造的罪業,堆積
     起來都比你的人還要高。前業未消,今業又起。此時是大清
     算年:欠命還命,欠債還債。冤親債主急著討報,趁業力未
     現前,趕快還清。
 
     老師慈悲: 
     生死骨如山,因果復循環, 
     欲消冤孽債,還須德為先。
 
     老師慈悲 : 
     欲想要你前生債, 憑你功德可勾消。
 
 
 
(二) 眾善奉行
     以下是關聖帝君教人 “眾善奉行” 的細目:
     時行方便。廣積陰功。救難濟急。恤孤憐貧
     創修廟宇。印造經文。捨藥施茶。戒殺放生
     造橋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難解紛
     捐資成美。垂訓教人。冤仇解釋。斗秤公平
     親近有德。遠避凶人。隱惡揚善。利物救民
     回心向道。改過自新。滿腔仁慈。惡念不存
     一切善事。信心奉行 。
 
怎樣做才是眾善奉善 ?
多行三好     
三好:
就是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
亦即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  
 
(一) 做好事
     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蓮池大師慈悲: 
    人人愛命,物物貪生,                                 
     何得殺牠,充己口腹?
 
(二) 說好話: 
     不妄語、不兩舌、
     不綺語、不惡口。
 
     語云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口傷人六月寒
 
     古人云:
     口乃禍福之門。
     一句善言,能做福德; 
     一句惡語,能造各種惡業。
 
     口之四惡:
     惡口、兩舌、綺語、妄語
 
     聖人云: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說人非。
 
     菜根譚說: 
     遇人癡迷處 出一言提醒之 ; 
     遇人急難處 出一言解救之。
 
     古德講 : 
     修行人最大的忌諱,就是說別人的好醜,乃至一切世事,與
     自己不相干的,口不可說,心不可思;但口說心思,便是昧
     了自己的良知。
 
(三) 存好心:
     必須心存正義,唔好有壞心腸。
 
     皇有能持誦至毋怠厥志 (晚)慈悲:
     不要兒的金,不要兒的銀,
     只要兒的好良心。
 
     人能敬心布施,必然大富大貴;
     人能慈心不殺,必然健康長壽;
     人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然如意吉祥,消災免難。
     人能無相布施,廣修福慧,必定成佛。
 
     佛云: 
     一切惡事,煩腦的來源, 
     是從身口意三業而來;
     一切善事,也是從身口意三業修起。
 
     活佛恩師慈悲: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天天做這三件事,
     那麼你的功與德,就天天進步。
 
     如何依經奉行 ?
(三) 知行合一
     知:知道,良知  
     行:行持,實踐
 
     濟公活佛慈悲:
     「知而不行,道非我有」,這話大家都會說每個人也都懂,
     就是無法去貫徹。如果你去想辦法貫徹了,才知道實現理想
     的那種甜味;知而不行,道與你便漸行漸遠。久而久之,你
     內心的慾念太多私心太重,便無法體會聖賢之道及諸佛的慈
     心悲愿,就會覺得道場無法滿足你內心的需求,你的怨就來
     了,道就離你更遠了。
 
     活佛恩師慈悲: 
     知易行難礙修行,合一大道知與行;
     知而能行方為貴,知而不行怎成真。
 
     濟公活佛慈訓 :
     修道不是讓你來看仙佛顯化如何,
     而是你要契機,聽得懂道理、聽得進去    
     爾後回去實行、做出來,道理才是你的實踐才是功夫。
     把道注入在你的心頭,實踐出來,那才叫得道啊!
 
     論語簡說(一o五) 公冶長第五
     有一句: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罕篇〉有一段經文,描述
     子路的行誼: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                  
 
     不忮:不嫉妒;不陷害
     不求:不貪求
     不臧:不善
 
     詩云:
     誦經首要心致誠 經文字句自反省
     知行合一得實利 平安吉祥福滿盈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