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則可?」
 (梁惠王 即是是魏惠王)
 (孫臏 龐涓 墨子)商鞅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旺)。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漏)。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 (讓)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扶)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梁惠王曰:
「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孟子-梁惠王章上(4)
 
周朝
西周(鎬京) ~ 東周(洛邑)
 
東周
春秋 ~ 戰國
春秋五霸  戰國七雄
尊王攘夷  三家分晉
  孔子      孟子
 
孟子-梁惠王章上(4)
 
及寡人之身
東敗於齊,長子死焉,
-馬陵之戰,太子申(龐涓對孫臏)
西喪地於秦七百里,
-商鞅伐魏
南辱於楚。
-昭陽攻魏
(魏惠王晚年,三場敗績)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則可?」
恥之-感到恥辱
願比-願替
一洒之-一雪前恥
(戰勝故敵,洗脫恥辱)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省刑罰-減少刑罰  
薄稅斂-降低賦稅
深耕易耨-翻土除草
(經濟建設,專注農務,保護人口)
 
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暇日-平日    修-教導
制梃-拿木棍  撻-擊退
(品德教育,規矩秩序,上下一心)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 (讓)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扶)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彼行暴政 毁民生 失民心
王行仁政 保民生 得民心
 
仁者無敵
有道伐無道 (得道者多助)
仁者沒有敵人(不與人爭)
不敢與仁者為敵 
~得天獨厚(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
~眾人愛戴 
 
唯仁者 能捨
唯仁者 能勇
唯仁者 能恕
唯仁者 能化
唯仁者 能成
 
唯仁者能捨
爾時佛告等行菩薩言:「若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亦復能捨一切福事與諸眾生,是名菩薩。」《思益梵天所問經》
 
愛人如己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太上感應篇》
為人設想  不為己愁
子曰:仁者不憂。
      君子憂道不憂貧
 
唯仁者能勇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唯仁者能恕
體諒別人難處
寬恕別人過失
 
唯仁者能化
如日出 化解冰冷 驅走黑暗
感化人 走向光明
 
孟子-梁惠王章上(4)
 
唯仁者能成
術業有成  修道有成
醫者父母心  仁心仁術
葯王孫思邈: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
 
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嶮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大醫精誠 孫思邈》
 
眾生妄想起眾苦
為欲度故修行道 
「菩提心為因,
  大悲為根本,
  方便為究竟。」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維摩詰所說經》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