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 修者,改也
道 --- 道者理也,路也
苦 --- 苦是樂的相反詞
修道之苦,是意味著修行人,要從苦海走向極樂的一段必經之路
「課文」
吾時常遊行天下,監察人間修道之情形,發現今時修道之士,受苦萬分,又見其抱道之精神,確實令人感動之。所以吾等仙真,時時為真心修行之人,而流淚滿澘,又時時為其化解災禍。
「課文」
修道本是一件快樂之事,為何言苦也?修道之苦,並非何等之苦,乃是考磨之苦也。
「課文」
自古以來,欲修煉成仙之人,定要接受種種磨考,方能達成道果,一分苦修,一分收穫,乃是天定之理,修道之人,能接受種種苦難,方有種種苦功.
「課文」
修道之苦,不勝枚舉,吾今簡列數點:
(一)修道必受精神之磨苦
修道之人,乃是要求精神之安樂。但是一般之人,只能藉物質以得安樂,或是藉娛樂,以作暫時之精神安慰。
但是修道之人,卻不須藉一切心外之物,以求安樂,只是由自己心中,去尋極樂之淨土,知足而常樂之。但是由一位凡人,要超出物外,以得此一境界者,並非一步而可跳,而須忍受種種外魔引誘之苦,
制止心中之私欲,而後方能達到清淨常樂之境界,在此一過程中,所受之苦楚,則是一種精神之磨煉也。
詩曰:紫竹林中觀自在
白蓮座上現觀音
普陀非遠心頭是
菩薩心腸體內尋
(二)修道須受肉體之苦
修道之人,要養就一身純陽之體,必須先戒殺盜淫。而後清口持齋,不食葷腥之物,不言污濁之話,而且必須能平靜心氣,使四肢百骸,能調和舒暢,而得輕安之樂。
此一安樂也,非一時一刻就可容易得之,蓋爾人自下凡降世以來,投胎無數,脫骨如山,此軀就是歷劫以來之投身,以前諸世,以及今世,所作一切殺盜淫,及貪著愛慾之種種報應,皆須在此世清還之,
此身之罪孽,方能消盡,而得安樂,此一消孽之時間,就是受苦之期也。
(三)修道須受毀謗之苦
昔日修道,必須隱居深山廟寺,隔離凡塵,所以容易修成清高之道貌,令人見而生敬慕之。但是今日修道,必須入世度眾,有言:「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
修道之人,在紅塵之中,要修出世之法,與世俗不能相融,若再稍一不慎,言行中出了破綻,則為眾人指責之,的確難適種種毀謗與是非矣,此乃是道人之苦也。
「課文」
以上簡單舉例修道之三項苦楚,以作為天下人參悟,願天下修道之人,能不以此為苦,而反加精進之。又願非是修道之人,若要毀謗修士之時,須先觀看對方,是否真有足以指責毀謗之點,
是否真有足以批評之處,並應先自己捫心自問,我與他比較,我之善行能勝他乎? 我之謗他﹑毀他動機何在?我之心中,有私怨或是意氣否? 我加謗於他,能較私下,向他諫正,來得和善否?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