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 人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
好的思想行為叫做善業,壞的思想行為叫做惡業。
障- 障礙、煩惱之稱,因煩惱能障礙聖道。
業障- 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業而衍生今生的種種障礙。
業障的形成與可怕
三業- 身業、口業、意業
身業- 殺生、偷盜、邪淫
口業-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
意業- 貪、瞋、痴
意- 一切不正思想行為腹謗
南海古佛慈悲:
千百年來碗裏羹,冤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如何去除業障?
(一) 真心懺悔
懺悔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佛說因果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語云:彌天大罪,悔可赦。
(二) 努力行功
皇
慈悲:任兒是大羅仙、佛祖降世,無真功與實善,難返瑤京。

(1) 財施
布施濟人財,明中去了暗中來。
詩曰:施財猶如打井水,一邊吊打一邊盛。
三日五日不打水,何曾淹到井檻邊。
(2) 法施
一子成道,九玄七祖齊超昇。
(3) 無畏施
(三) 修德了孽
1. 親仁愛物,慈心不害
2. 正義不茍,自守廉潔
3. 以禮相待,息滅邪念
4. 真誠待人,不誇妄言
5. 和睦共處,不弄事非
6. 溫和敦厚,言無傷人
7. 言語正直,不落造作
8. 安份勤奮,離奢望想
9. 深明因果,寬厚恕人
10. 時加檢討,遠離邪見
活佛恩師慈悲:
功在暗處得,莫在表面圖虛名。守住自己的愿,多做少說;注意自己的言行,莫要逞強,珍惜自己的生命。
修道很簡單,第一、將不好的習慣改掉;第二、捨己為人,不求回報;第三、雖遭受人情冷暖,仍然樂情彭湃,濟世救人,如此方為聖賢仙佛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