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如何提升心量與涵養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要有远大的志向:
   所谓鸟随凤凰飞得远,人伴圣贤品德高。修道要以圣贤为榜样
   ,自古圣贤仙佛之所以成就,就在那颗关怀众生的心。以救
   众生为志向,因为志向远大才可以包容负重,当面对挫折失败
   的时候,才能坦然处之,信心坚定继续坚持去。
 
二.要放下尘缘及一切名相:
   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回不已,皆是认假做真,为了追求人世间
   的名利而犯下无边的业力,今天我们求道了,知道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更应该放下尘缘及一切名相,使自己妄心不起,让
   自己负面的情绪转化为正面,让原来的心得到革新,提升修行
   的品质,对人生没有占有的企图心。
 
三.要有包容的心:     
   古云:
   能容一人,方能带领一人;能容百人,方能带领百人;能容千
   千万万的,方能带领千千万万的人,一个心量狭小的人就缺少
   服务的精神。怎能修菩萨道,行菩萨行呢?所以要展开胸怀,
   化解情欲的执着,用智慧的空性包容众生的一切。
 
四.要以无为之心,牺牲奉献而不占有:
   无为就是不自私,不任意,一切依循着自然生生不息的本性。
   要效法天之无私覆,地之无私载,日月之无私照。雨露普施,
   无为而无所不为,放下心中的罣碍,没有得失的牵绊,培养自
   在和乐的生活方式。
 
五.要能忏悔感恩: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的犯下错,造了罪,忏悔表
   勇于认错,真心忏悔才能消罪,感恩才能知恩图报,惜福知足
   。我们今天何其幸运,分功未立,寸德未建,而往昔业障又是
   如此深,若不是天恩师德,我们怎能求道,走在这效圣法贤的
   路上呢?每想于此怎能不忏悔及感恩呢?
 
六.要随喜及普皆回向:        
   菩萨累劫累世所作所为,不外乎是恭敬众生,与众生做朋友,
   做眷属,要使众生永远离苦得乐,所以一切利益众生之事皆随
   喜,随时赞叹有心向善的人,不拂逆众生的好意,广结善缘,
   菩萨由初发心到入佛地皆是回向法界虚空的一切众生。
 
   所以回向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分享 (责任因分担而减少,快乐
   因分享而增加) ,试想我们进入道场皆是人家有恩于我,即使
   自己稍稍尽力棉薄之力,也不是我们的功劳,实在是前贤的循
   循善诱,谆谆教悔让我们发心,我们怎敢居功,应该要普皆回
   向才是。
 
七.要效法圣贤仙佛的无量悲愿 
   十方诸佛的大悲愿,使众生得以跳脱苦海深渊,师尊师母三曹
   普渡的重任得以让三曹众生在末劫年里了脱生死。前人各位点
   传师、各位前贤为道奔,栉风沐雨都是我们该效法的。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要有远大的志向:
   所谓鸟随凤凰飞得远,人伴圣贤品德高。修道要以圣贤为榜
   样,自古圣贤仙佛之所以成就,就在那颗关怀众生的心。以
   救渡众生为志向,因为志向远大才可以包容负重,当面对挫
   折失败的时候,才能坦然处之,信心坚定继续坚持下去。
 
二.要放下尘缘及一切名相:
   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回不已,皆是认假做真,为了追求人世
   间的名利而犯下无边的业力,今天我们求道了,知道什么是
   真,什么是假,更应该放下尘缘及一切名相,使自己妄心不
   起,让自己负面的情绪转化为正面,让原来的心得到革新,
   提升修行的品质,对人生没有占有的企图心。
 
三.要有包容的心:     
   古云:
   能容一人,方能带领一人;能容百人,方能带领百人;能容
   千千万万的,方能带领千千万万的人,一个心量狭小的人就
   缺少服务的精神。怎能修菩萨道,行菩萨行呢?所以要展开
   胸怀,化解情欲的执着,用智慧的空性包容众生的一切。
 
四.要以无为之心,牺牲奉献而不占有:
   无为就是不自私,不任意,一切依循着自然生生不息的本性
   。要效法天之无私覆,地之无私载,日月之无私照。雨露普
   施,无为而无所不为,放下心中的罣碍,没有得失的牵绊,
   培养自在和乐的生活方式。
 
五.要能忏悔感恩: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的犯下错,造了罪,忏悔表
   示勇于认错,真心忏悔才能消罪,感恩才能知恩图报,惜福
   知足。我们今天何其幸运,分功未立,寸德未建,而往昔
   障又是如此深,若不是天恩师德,我们怎能求道,走在这效
   圣法贤的路上呢?每想于此怎能不忏悔及感恩呢?
 
六.要随喜及普皆回向:        
   菩萨累劫累世所作所为,不外乎是恭敬众生,与众生做朋友
   ,做眷属,要使众生永远离苦得乐,所以一切利益众生之事
   皆随喜,随时赞叹有心向善的人,不拂逆众生的好意,广结
   善缘,菩萨由初发心到入佛地皆是回向法界虚空的一切众生
   。
 
   所以回向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分享 (责任因分担而减少,快
   乐因分享而增加) ,试想我们进入道场皆是人家有恩于我,
   即使自己稍稍尽力棉薄之力,也不是我们的功劳,实在是前
   贤的循循善诱,谆谆教悔让我们发心,我们怎敢居功,应该
   要普皆回向才是。
 
七.要效法圣贤仙佛的无量悲愿       
   十方诸佛的大悲愿,使众生得以跳脱苦海深渊,师尊师母三
   曹普渡的重任得以让三曹众生在末劫年里了脱生死。前人各
   位点传师、各位前贤为道奔,栉风沐雨都是我们该效法的。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