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
般若:指通達的妙智慧
波羅蜜 :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有解脱掛礙的意思
六祖經: 般若品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谿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蜜的重要:
1.此岸彼岸
活佛恩師慈悲: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的本性是父母親未生之前的本來面
目,靈靈覺覺,清清靜靜妙法身,因本性的一念不覺,無始的
無明由天性落入人性,產生了自我意識,俗稱識神或靈魂,佛
教講中陰身,是不清靜的。心由意識的世界,含藏了無量世以
來無量的善惡種子,有深層有表層,那就是緣起與緣滅的過程
。



2.般若智慧
六祖 :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
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莊子:
「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如何能般若波羅蜜?
1.行六波羅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楞嚴經: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
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2.常反觀內照
活佛師尊慈悲:
何謂 「覺」? 當你還沒有找到的時候,你永遠只是沉迷於物
質,沉迷於人間的種種;但是當你求得這一指點,就如同找到
了一條路,這條路不管是直是彎,
最主要是指引你回去的一條真明路,時時去參悟這一點,你就
會時時有所覺,你不去參悟這一點,你就永遠覺不到,悟不到
,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行了。
經云:
修持在去迷,去迷得理悟,
理悟歸正德,正德可清性,
清性可靈明,靈明冀返璞,
返璞期歸真,歸真功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