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 消除、消滅。
痴 - 愚痴、沒有智慧、妄想。不實際的想法。
奢 - 過份過多的奢求和奢望。
痴奢的害處?
一. 被物慾控制
二. 遮蔽佛性
遮蔽 - 是指用物件或手段遮擋,
使其不能顯現或不能起作用。
佛性 - 就是覺性,是靈明妙覺的菩提自性。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佛陀常以「火」比喻「瞋心」
第一、用捨心來管理貪心
《大智度論》:
「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生瞋恚,
此結縛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
為一切煩惱之根本。」
第二、用慈心來管理瞋心
第三、用智心來管理癡心
所謂「愚癡無明生眾苦」
《心經》所說: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如何能消除痴奢?
一. 念起即覺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二. 格除心物
格除 - 清除去掉。
心物 - 即貪慾、嗔忿、癡奢、愛妄等。
大學有云 :
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
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
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大學有云 :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
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
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道德經的第一章: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