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汎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弟子規 – 開宗明義: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汎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 尊敬長輩
出則弟 – 友愛兄弟
孔子曰:人之行,莫大於孝。
(課文) (課文) 有云:不高聲喧嘩, 擾亂他人視聽。 道德經有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之王。 (課文) (課文) (課文) 孝經: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有云:談話應答必顧望。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課文) 孝經: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 孝經: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 儒家:能近取譬 有云:欲致天下太平, 須從根本着手。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進退 - 待人之禮
趨 - 快步走向前
遲 - 慢慢退下
問起對 視勿移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事 - 事奉
諸父 – 親父母、伯父、叔叔、舅父、
點傳師等的長輩。
諸兄 – 親兄長、堂哥、堂姐、表哥、
表姐、壇主等兄長輩。
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
不忘親也。」
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