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內心含容 門前千顆竹長 裡萬卷書
孔子云︰一朝之忿,亡其身,
以及其親,非惑與﹖
「忍之六義」
1. 力忍
2. 忘忍
3. 反忍
4. 觀忍
5. 喜忍
6. 慈忍
力忍— 不忘瞋,但不報也。
忘忍— 雅量容物,處辱如無也。
千里捎書為一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凡辱境之來恬然處之
不因惱恨亂我般若
其心如同太虛 即到覺地
若起四相定起怨心
不能忘恨必成苦果
永嘉大師︰ 從他謗、任他非,
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
銷融頓入不思議。
反忍— 反己自責,不尤人也。
觀忍— 外人內身,皆達如夢也。
永嘉大師: 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詩云:合眼短夢人皆曉
開眼長夢有誰知
喜忍— 喜其能成我之忍力也。
詩云: 我視人非己亦非,
人視我非己不欺;
君子聞過皆則喜,
英雄莫怕出身卑。
永嘉大師︰ 觀惡言、是功德,
此即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怨瞋,
何表無生慈忍力。
慈忍— 憐彼加辱者愚痴,而發愿渡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