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獨樂 - 假樂 (物質)
共樂 - 真樂 (精神)
 
 
(課文)
吾以為獨樂易, 共樂難, 獨樂乃假樂, 不轉瞬間悲從中來, 比比皆然, 惟有共樂方算真真正正快樂, 其味無窮也.
 
 
詩曰: 富貴功名水上波
      行樂行歡能幾何
      勸君早覓究竟果
      超凡入聖證大羅
 
 
(課文)
同時佛教首重回向, 一切以眾生為中心點, 私人祈求, 亦先以眾生為首, 務必普及於大眾.
 
 
『眾生恩,很廣闊,自我從無量刼以來,捨身受身,必有經多生父母, 則我有過去無量父母,未出輪迴,還在六道中受苦,我無宿命通,不能得知, 在六道中許多眾生,是我累生父母,與我有恩.凡日用所需衣食,皆賴眾生供給,令我現成受用,都係有恩與我.還有牛為我耕田,雞為報曉,狗為我守門,亦有恩與我』
 
 
<節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之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世尊,我觀業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 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 是事云何………..』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於佛法中所種善根, 或布施供養, 或修補塔寺, 或裝理經典, 乃至一毛一塵, 一沙一渧, 如是善事, 但能迴向法界, 是人功德, 百千生中受上妙樂, 如但迴向自家眷屬, 或自身利益, 如是之果, 即三生受樂, 捨一得萬報……..』
 
 
(課文)
獨樂何樂? 一人自酌試問味從何來? 是以孔孟之論,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對於佛說甚為接近; 所不同者, 佛說更深一步, 要以眾生共樂而樂耳.
 

天堂聖境 (結緣訓)
通天大道光無盡,   那似地府黑暗極.
離苦得樂生死了,   永住天堂性光熙.
消遙境界無煩惱,   那有凡塵風和雨.
閒來無事賞仙景,   又聽佛音大慈悲.
西天聖境非凡比,   奇花異草芬芳怡.
金碧輝煌無極殿,   美麗壯觀筆難批.
仙桃仙菓任嚐盡,   瓊漿玉液甘甜滋.
真是快樂理天境,   豈是凡眼可得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ktakhk 的頭像
    boktakhk

    正課 課文分享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