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篇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師-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時陳國人,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
八歲。
商-孔子弟子,姓卜名商 字子夏 衛國人比孔老師年少四十四歲,
孔門十哲之一,文學科.
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性好冒險做事往往太過
子夏-篤信謹守 而規模狹隘 故常不及 做事太拘束
(論語先進)
柴也愚 參也魯 師也辟 由也喭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張問明 子曰:浸潤之譖 膚受之愬 不行焉 可謂明也已矣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 無為小人儒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
,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
知味也。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孟子·滕文公下》: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
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
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
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
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如何能做到執中用事?
中庸:舜其大智也與 舜好問而好察邇言
隱惡而揚善 執其兩端 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為舜乎
中-大中至正之道也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即季孫氏,魯國大夫,求-姓冉名求 字子有 又稱冉有
有子孔子弟子 十哲之一 政事科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周公曰: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
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
,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人眾兵强,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哲;博聞强記,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聚斂-搜刮民財
鳴鼓而攻之-公開去批評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孟子離婁篇
孟子曰: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于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子曰:『
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觀之,君不行
仁政而富之,皆棄于孔子者也。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况于為之强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者次之。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趙歧:按左氏哀公十一年傳,季氏欲益田賦,使冉有訪諸孔子,孔子
非之,而冉有不能止,故重責之,亦所以警季氏也.
范氏曰:冉有以政事之才,施於季氏,故為不善至於如此,由其心術
不明,不能反求諸身,而以仕為急故也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藥師琉璃光王佛:
季氏富於周公,求又為之聚斂,積了多少
罪孽,故夫子斥之,古來貪財者,必喪其身.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戒貪心
寵辱若驚
體師心
羅狀元不足歌:
終日忙忙只為饑,才得飽來又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支虛;
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時;
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
種種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抱恨歸。
貪名逐利满世间, 不如破衲道人閑
籠雞有食湯鍋近, 野鹤無糧天地寬
富贵百年難保守, 輪回六道易循環
勸君早辨修行路, 一失人身萬劫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