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經云:「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計較心的害處

 (一)憂苦身心

 (二)不能成道、流浪生死

 

 如何去除計較心

 明因識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修行是為了什麽

      而我們又是為了什麽去修行?

 

      華嚴經云:「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

 

      五祖弘忍大師慈悲:「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楞嚴經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明真識假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

                  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

 

      華嚴經云:「不見諸法空, 恒受生死苦」

 

 

      圓覺經云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

                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

                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

                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

                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

                及除愛渴。

 

       世尊慈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

 

         古德云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

              風停波尚湧,理現念猶侵。

 

 

發四無量心

       慈 能予樂

       悲 為拔苦

       喜 為見其得樂而欣喜

        捨 為等視怨親無所著

 

     《涅槃經云:「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

  

      道德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五祖弘忍大師慈悲: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

                        出離生死若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圓覺經云:「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

                  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