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活佛師尊慈訓:
生命與性命
徒兒現在在道場修道,已經不只是造善因,善因得善果,最後的結果頂多去到『氣界』做神仙,享受幾百或幾千年清福,現在修道,是要修回『本性光明』,明心見性,所以現在修道,叫做『了愿』,『愿』這個字是『原心』,也就是來找回『原本的心』,唯有找回『原本的心』,才能真正回到上天清靜的『無極理天』。
詩云:
肉字本是兩個人
迷人不知大口吞
吃牠半斤還八兩
算來還是人吃人
《聖經》上說,不要為生命,常常憂慮吃什麼,喝什麼,不要為身體,常常憂慮穿什麼,飲食只是養活生命,衣裳只用來遮蔽身體,在道場,為師要教導徒了解生命的價值,以及人身的重要性。在修行了愿過程中,漸漸了解生命的價值,徒兒們愈明理,就會愈知道這個人身的重要性。知道人和無形界差別 ,只在於有沒有這個
身,現在有這個身體,無論是八十歲、九十歲,都還可以自由運用,很自由的生活在這個人世間,可以修道行道。但是當沒有肉體的時候,縱使是三歲、四歲,在無形界當中,就沒有自由,所以修行了愿,必須趁著有肉體的時候,當你可以自由主宰這個肉體的時候,便要趕快了愿,趕快了愿,不要再猶豫了。
當人死了之後,靈體便由上天做主宰,由地府的將軍 、判官、閻君來主宰,而不是自己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了,徒兒們要慢慢了解生命、性命、以及這身體的重要性,一定要清楚的認知,要借假修真,這樣,徒兒在了愿,在修道過程中,才會心甘情願地去修辦。
活佛師尊慈訓:
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人爵那有天爵貴,功名焉有道名高,身為普渡時期的先鋒,雖捨些許鴻福,卻因遇此普渡而使生命『身價倍增』,古今萬事隨轉燭,浮生原來一夢遊,悟者堪比山泉水,天上月,照悠悠。
人身難得,雖云畜牲和人靈性一樣,惟畜牲需轉世為人才能求道,『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人生寶貴自當珍惜』,健健七尺之軀,日啖三餐,夜臥八尺,洋房汽車嬌妾,何曾長住。
與日月同其光,與天地合其德,與無生老母同在,與諸佛菩薩並駕齊驅,『綻放生命的火花』,點燃晦暗的世間,淵源流長直到永遠永遠,方不枉費此生逢聖道也。
無憂無慮一身輕,一心的辦道修道,不畏艱苦,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用盡全力拼生死,咬緊牙關挺過去。
七真傳:
上天不負修行人
只恐修行心不真
若是真心苦悟道
何愁衣食不終身
人生能有幾載寒暑忙於辦道,忍得過耐得過的,雖然會有一時的孤寂,但卻不落於萬古的長戚威,徒兒們,忍一時的寂寞,贏得萬年的快樂。
南海古佛慈訓:
今天皇母慈悲降道,派明師渡化眾生,讓你們能夠知道,我們都是原佛子,都要回家,所以你們每個人都要趕快行功了愿,積極渡化眾生,不要再等了,你們常說再等一段時間再說,那你們要等到何時呢『難道要等到下一元會』。
這世你能夠得人身,是累世修得好,才有得人身的機會,若修不好的,可能就會轉到畜牲道去了,古佛希望你們好好的想一想,一旦到了畜牲道,還有辦法修行嗎。所以說『得了人身』就要趕快好好修行『要把握 這一世 能逢道 修道的機會』千萬不要枉費『白走這一世的人生』否則就是愧對
天恩,愧對祖師,愧對你們的老師濟公活佛,也是愧對自己『累世修來 的因緣』。
你們自己一定要仔細想清楚,你們這一世要的是什麼,是名利嗎,帶得走嗎,修道不就是平淡的生活嗎,平淡的日子就是在修行,吃、喝、玩、樂、就是在消福,即使有再多的福田,
總有一天,還是會被你們消福給消掉的。看看你們所有的,老前人、前人輩們,他們的一生,不也都是過著很平淡的生活嗎,有這麼好的實例,在前面給你們做榜樣,好好珍惜。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