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弟子規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汎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净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鬥鬧場 絶勿近 邪僻事 絶勿問
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課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課文)
年方少,勿飲酒

為什麼呢?

(課文)
飲酒醉,最為醜。

「醜」的兩個層面: (1)不良的生理反應

                  (2)不能控制心智,做作諸惡

 

恩師慈悲:
酒屬喝戒,為什麼叫喝戒?酒不算是葷,但會被排在五戒之內,乃是它能衍生一切諸惡。喝酒神志不清,殺盜淫妄就樣樣都來;待神智甦醒,一切卻已成定局。

 

(課文)
步從容,立端正,
揖深圓,拜恭敬。

 

「謹」的意思:
             (1)小心
             (2)恭敬

 

恩師慈悲:
有句話說「理可頓悟」,理可頓悟就是悟到本性,但本性裡的習氣、毛病、雜草,你能將他一次清除乾淨嗎,不行,所以要漸修。漸修是層次的問題,也就是從根本戒律著手。

 

恩師慈悲:
明師一指雖是上乘法門,但中庸之道也離不開戒、定、慧,戒排在首位,就是根本之道要從戒律開始。不要認為戒是末法,認為受明師一指,就已經頓悟到本性,可以禪悟;
如果這些習性、垃圾你沒有將它清除,六萬餘年來所帶的這些牽纏,你並沒有一層一層的去掉,就要靠行功了愿去還它。所以「事宜漸修」,你必須按步就班,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就是藉著佛法、三清四正、佛規禮節來修。佛堂中的禮節就是戒,懂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