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動「一」生,一本散於萬殊,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人得一則聖。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
故佛曰:「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道 曰:「修心煉性,抱元守一。」
儒 曰:「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孔子:「吾道一以貫之。」
一者理也,人得天之理以成性,得天之一以成形。
尚書:「維皇上帝,
降衷於下民,
若有恒性。」
四端 - 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五類 - 羽 毛 鱗 甲 裸
金公祖師:「天地之秀化為人,超乎萬物惟此心,
一心渾然具四端,生生無窮道之根。」
故在先天,一性圓明,渾然天理,不飲不食,無思無慮,隨母呼吸,一氣流行
道家張三丰:
「原人生氣之初,在胞胎內,隨母呼吸,受氣而成,此縷與母相連,漸推漸開,中空如管,氣通往來,前通于臍,後通于腎,上通夾脊,由明堂至山根而生雙竅,由雙竅下至準頭,而成鼻之兩孔,是以名鼻祖。斯時我之氣通母之氣,母之氣通天地之氣,天地之氣通太虛之氣,竅竅相通,無有閡隔,及乎數足,裂胞而出,翦斷臍帶, 地一聲,一點元陽,落於臍輪之後,號曰天心,虛靈一點是也。」
迨自降生而後, 的一聲,陰陽二氣隨口鼻而入,則一分為二矣!
先天陽五行 五德 五臟 後天陰五行
元精 水 智 腎 濁精:性流主哀
元性 木 仁 肝 遊魂:性浮主喜
元氣 土 信 脾 妄意:性滯主慾
元神 火 禮 心 識神:性炎主樂
元情 金 義 肺 鬼魄:性沉主怒
蓋先天只一性,後天又一命,性命分二,各失其一,性失一,乾變為離,離者離也,離則必散,散則虛,一點靈性,離了舍利子本位,本位虛矣!
孟子:「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
有放心而不知求。哀哉! 」
一點靈性,散於眼而知觀色,散於耳而知聽聲,散於鼻而知香臭,散於口而知語言與飲食,散於四肢而知動作,散於皮膚而知痛癢,散於毛孔而知冷熱,於臟腑而知飢飽,散於心而生六慾,散於意而有七情。
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慾
六慾:色、聲、香、味、觸、法
六腑:膽、胃、膀胱、三焦、大腸、小腸
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青、黃、赤、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味:酸、甜、苦、辣、鹹
東飄西蕩,醉生夢死,昏沉下墜,危殆不安,則命又失一,坤變為坎。坎者坎坷也,坎坷即陷,這點靈性,陷於七情六慾,汨沒於酒色,淹埋於財氣,轉入四生六道之輪廻,而不能返本還原。
四生:胎、卵、濕、化
<六道>-
三善:天道、人道、阿修羅道。
三惡: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
天失一則星辰亂度,地失一則山崩海潰,人失一則陷到輪廻,性者理也,理失一則埋,得一成理,語云: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留言列表